跑馬燈

2016年1月19日星期二

臺史博出版日本時代的臺人喉舌 《臺灣新民報》日刊版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文化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在臺南)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六然居資料室三方合作,將日治時期堪稱為日治時期「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的《臺灣新民報》日刊版,於近日完成復刻出版5冊。

日治時期的臺灣民報系列,先後以《臺灣青年》、《臺灣》、《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興南新聞》之名發行,從月刊、旬刊、週刊到日刊,在在可見臺灣人知識視野已日益開拓,也象徵著臺灣人資本已逐漸擁有經營日刊報紙的能力。尤其是《臺灣新民報》日刊的發行,更樹立了臺灣報業史上重要的里程碑。1973年東方文化書局影印出版臺灣民報系列共40冊,這波復刻,引發了學者對日治臺灣的文化啟蒙,與政治運動更多元且深入的探討。可惜只出版到1932年的週刊,日刊部份並未納入出版範圍。

2001年,國立臺灣文學館將日本學者中島利郎捐贈的《臺灣新民報》日刊(1933年5月2日至11月30日)以數位光碟的方式發行;2008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清水楊肇嘉「六然居資料室」典藏的《臺灣新民報》電子書(1932年4月15日至5月31日);至2013年,臺灣歷史博物館又再獲得1939年至1940年的部份日刊。此次出版成果,是建立在前述各單位的收藏歷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表示,接續以往如《臺南新報》、《臺灣日報》等報刊復刻工作,力圖掘深對於日本時代常民研究的新途徑,這次復刻出版《臺灣新民報》日刊,份量雖然不多,但是作為「臺灣人喉舌」,面對為官方發聲的「御用三紙」(臺北《臺灣日日新報》、臺中《臺灣新聞》、臺南《臺南新報》),能夠突破困境,走出貼近臺灣民眾脈動的路線,並且以「日刊」的形式,即時呈顯臺灣人民的日常生活與思想言談,實屬可貴,隨著史料的一一展現,我們將發現更多臺灣的聲音,相信對日治時期臺灣歷史文化的研究大有助益,預期將為臺灣研究灌注新的能量,拓展新的視野。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