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6年1月31日星期日

(影音新聞)羽觴杯之美~曲水流觴茶宴圓滿達陣

【記者于郁金/臺北報導】知性與感性茶宴!2016戴羽禎師生南北集氣,年終歲末祝福茶會於臺北登場,加上屏東「燭映雪」曲水流觴茶宴,南北司茶達人齊聚臺北「串門子茶館」。月映千江茶文創協會創始人暨南華大學公民素養陶塑計畫講師戴羽禎表示,我們只有茶香,沒有距離,是不是很詫異!屏東璞禪學員,身處國境之南,還揮軍北上事茶?其實就是一顆心啊!他們珍惜每次的緣起,上天也回饋他們精彩的回憶,當日下午場文化大學茶道班司茶之「花澗月曲水流觴」就已滿額,晚上場「燭映雪曲水流觴」更是豐富多元茶宴,大夥前來齊聚麗水街13巷9號串門子茶館,讓我們再續茶緣。

來到充滿人文氣息的臺北市永康街,轉進一旁的麗水街13巷內,隨即可以看見寫著大大茶字的「串門子茶館」招牌,當穿過帶有綠意之前庭而進入店內,卻沒有傳統茶館、茶行那種昏暗環境,以及總是堆滿架上的各式茶葉茶桶,取而代之的是擺滿整面墻的精美茶杯、茶壺等,那是一個令人非常舒適又讓人放鬆的空間。

戴羽禎老師在國內南北授課,可說是桃李滿天下,年終歲末祝福茶會於臺北「串門子茶館」登場,共分為3場,由戴羽禎老師親臨現場,應邀來賓有明境藝術書院負責人趙崑秀、順潔生技總經理暨台灣有機生活協會芳療教育顧問李大龍、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理事長林連興;其間,由現任內湖美韻音樂教室吉他教師梅章成(曾任職青年服務社音樂老師、新超群安親班音樂主任),以古琴幽揚陪伴大夥行茶,司茶人熱情融入,圓滿聚會。

首場午場於元月20日以「花澗月」主題登場,有吳春櫻(班長)、柳芯宇、吳翠華、温榮美、顏芝芸、林曉雯、陳素鶯;中場以「遊戲時間,雲水間」主題穿插其間,有陳貞如(班長)、蔡惠如、鄭酈瑄、吳繡雲、林軒瑋、沈秀華、蔡麗美、吳秀琴;晚場以「燭映雪」主題登場,有戴羽禎(老師)、張月峨(班長)、盧麗珍、江宇灝劉阜軒、賴德勤、官碧珠(其中賴德勤、官碧珠兩位由文大同學替代司茶)。戴羽禎表示,感恩指導學弟妹,相挺禮親茶道;感恩班長出關後的體認,一期一會即時行樂,感恩追茶書茶史的静芸提點,曲水流觴的難逢難遇!

此次「花澗月」吳春樱班長感言指出:「這次文大茶道班主辦之師生年終歲末祝福,『花澗月,燭映雪曲水流觴茶宴』,適值寒流襲台,却能賓主盡歡!圓滿分享,平安喜樂賦歸,深感欣慰!感恩戴羽禎老師您在我人生過程中,多了一次精彩的茶道生活體驗!還是難得的『曲水流觴』茶會呢!

張月娥感性表示,謝謝戴羽禎老師及文大春櫻班長及同學們的成全,讓我們屏東班有幸參加此次盛會,南北大會合,彼此以茶識友,感謝梅章成老師的古琴幽揚陪伴我們行茶,燈光美、氣氛佳,李大龍總經理的好茶,同學們的私房茶,來賓的氣質風範,熱情融入!將元月20日這天劃下「真、善、美」的圓滿聚會,給月峨永生難忘的回憶,謝謝所有奉獻付出的夥伴,月峨愛你們,感恩有你們。

順潔生技總經理暨台灣有機生活協會芳療教育顧問李大龍表示,文化大學茶道班的展現,讓人體驗了一場美好的饗宴 , 在羽禎老師和春櫻姐的規劃下,與會的好朋友們,都有著如沐春風般的感覺,晚場室外雖是冷嗖嗖!但碰上屏東班的熱情,卻顯得一室溫暖,更讓他喝的是一頭汗水呢!感謝大家的用心!隨喜大家對茶文化的熱誠… 期待下次的再相會!

吳春櫻謙卑說,她不敢居功,戴羽禎老師手心向下,默默真心付出,感動她,由於理念相同,願追隨老師圓夢!當然,文大同學們的支持,屏東月峨班長和學長姐的熱情相挺,是此次茶宴進行中動力的來源之一;大家能夠圓滿、平安、喜樂賦歸,深感欣慰!也感恩所有參與的人,成就了此次戴羽禎師生之年終歲末祝福茶宴,感恩!

羽觴杯之美~曲水流觴茶  相簿集
http://photo.xuite.net/jin117/19759991

當日戴羽禎老師亦分享「七首茶詩」並表示,「七首茶詩」原本一觴一詠,喝一杯要吟唱一首詩,是有趣的茶詩:
1、「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2、《寒食》 [宋]杜小山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3、七碗茶歌:
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4、嫩綠微黃碧澗春,采時聞道斷葷辛。不將錢買將詩乞,問山翁有幾人?詩中表明採茶時要戒食葷辛。葷是葷菜;辛是辣味菜,如蔥、姜、蒜、韭之類。
5、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喫茶去。
6、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7、頭綱八餅建溪茶,萬里山東道路賒,此是蔡丁天上貢,何期分賜野人家。

關於此次「羽觴杯之美~曲水流觴茶宴」為何取名為此呢?戴羽禎提供小編以下資料分享大家:
1、流觴曲水出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流觴曲水」,亦稱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觴,是舊時上巳節的一種飲宴風俗,其大致方式是眾人圍坐在回環彎曲的水渠邊,將特製的酒杯(多是質地很輕的漆器)置於上游,任其順著曲折的水流緩緩漂浮,酒杯漂到誰的跟前,誰就取杯飲酒;如此循環往復,直到盡興為止;文人則將此俗發展成名士雅集--酒杯停在誰的面前,還得賦詩一首,其樂趣略同今人的「擊鼓傳花」或「丟手絹」。
2、魏晉時,文人雅士喜襲古風之尚,整日飲酒作樂,縱情山水,清淡老莊,遊心翰墨,作流觴曲水之舉;這種有如「陽春白雪」的高雅酒令,不僅是一種罰酒手段,還因被罰作詩這種高逸雅緻的精神活動的參與,使之不同凡響。
3、東晉永和9年(西元353)三月初三,大書法家王羲之與名士謝安、孫綽等40餘人宴集於浙江山陰(今紹興)蘭亭,作流觴曲水之戲,所謂「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這些吟詠之作被編成《蘭亭集》,由王羲之作序,成為我國書法藝術史上的瑰寶。
4、據記載,類似上巳曲水之類的「雅事」,其餘韻一直蔓延到20世紀40年代;而「禊賞亭」、「流杯亭」之類的景緻,迄今還可在北京故宮、紹興蘭亭等處可見,不過均為在石基上,鑿成迂迴曲折之溝槽的微型景觀,無復王羲之筆下「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那種大自然的情趣了。
5、習俗編輯有無特定的文化蘊含呢?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1700多年:
(1)一說此俗源起西周初年,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雲「羽觴隨流波」。…「戰國時,秦昭王循此古俗,於三月初三置酒河曲,忽有金人自東而出,向其獻『水心劍』,日『令君制有西夏』。後秦國稱霸諸侯,便在此處立『曲水祠』。漢武帝承襲秦制,鑿建周長6里、水流曲折的曲江池,供皇家貴戚流水曲觴之用。隋改名芙蓉苑,唐復名曲江,並整修擴建,池面方圓達7里,亭台樓苑,鱗次相接,成為京都的一大風景區。唐人詩文中有許多曲水飛觴的描寫,皆以此作為背景」。
(2)一說此俗源起西周末年,《三才圖會·時候類·上巳》引《十節錄》雲:「昔週幽王淫亂,群臣愁苦之,於時設河上曲水宴」…。其情調頗如《世說新語·言語》中的『新亭對泣』。
(3)一說此俗源起東漢,《續漢書·禮儀志》「是月上巳」劉昭注:『一說云,後漢有郭虞者,三月上巳產二女,二日中並不育,俗以為大忌,至此月日諱止家,皆於東流水上為祈禳自絜濯,謂之禊祠。引流行觴,遂成曲水。』劉昭引述此傳說後曾駁斥:『郭虞之說,良為虛誕。假有庶民旬內夭其二女,何是驚彼風俗,稱為世忌乎?』無獨有偶,《宋書·禮志》、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等書中,也有類似的故事,略謂東漢章帝時,平原人徐肇於三月初得了三胞胎女嬰,至三月三日俱亡;一村人引以為怪,從此每逢此日,都相攜去水邊盥洗,「遂因水以濫觴,曲水之二意起於此」;由此可見,類似的故事至少在東晉南朝時已流傳甚廣;有人認為它反映了古人視三月初三為「惡日」,乃至將孿生女嬰看作「不祥」的迷信觀念,因之曲水流觴的本義則是祓除邪祟。
(4)一說此俗應是《禮記·月令》中,此俗應是《禮記·月令》中所謂「季春之月,……天子始乘舟」,意即蔡邕《章句》「乘舟禊於名川」的流變;也就是說,曲水流觴風情中的酒杯,是「舟」的象徵;但「乘舟」的意義何在呢?不詳。
(5)一說,列舉西晉;還有一說,列舉西晉張協《禊賦》、潘尼《三日洛水作》詩,有「浮素卵以蔽水」、「素卵隨流歸」等描寫;又南朝梁蕭子範《三月賦》、庾肩吾《三日侍蘭亭曲水宴》詩,有「浮絳棗於泱池」、「參差絳棗浮」等描寫,認為兩晉南北朝時的上巳節風俗,除曲水流觴外,尚有浮卵、浮棗等風情,其中臨水浮卵可能是最為古老的習俗,即把煮熟的雞蛋放在河裡任其飄浮,誰得之誰食;而浮棗和流觴皆由浮卵演變而來;浮卵緣何產生、其文化涵義何在?又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臨水浮卵是原始社會東夷諸族的鳥圖騰崇拜的產物。相傳帝堯時代,有娀氏之女簡狄和姊妹們在河邊沐浴,有玄鳥飛過,掉下一個「五色甚好」的卵,簡狄捷手先得,隨即吞食,因孕生契,為商族始祖。所以商族以鳥為圖騰,並根據簡狄浴於玄丘之水吞卵生契的傳說,形成臨水吞卵之俗,故此俗的文化初義實際上是鳥圖騰信仰。另一種觀點認為臨水浮卵實際上是一種感孕或接觸巫術,目的是祝殖求孕。在這種活動中,卵是生育的象徵,而後起的曲水流觴則與水上浮棗一樣,不過是這種古老的孕育巫術的遺風而已。
(記者于郁金攝)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