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6年1月30日星期六

(影音新聞)府城光彩映縷門「古繡新意」 即日至3/13日62藝廊展出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跳脫千年迷思,臺灣刺繡進化新意象,一場顛覆傳統創新的「古繡新意」,由府城光彩映縷門林玉泉、邱國峻、王朝明、王彥熙等4位藝術家聯展,自即日起至3月13日,在臺南市中西區62藝廊咖啡展出,精彩創作將讓刺繡創作跨越新境界!

自19世紀到20世紀初起,臺灣傳統刺繡工藝便蓬勃發展,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手藝大多來至於民間婦女們的巧手;在當時刺繡工藝是家家戶戶的婦女必學習的女工之一,也是在婚嫁喜慶上不可或缺的嫁妝。


藝術天際畫廊葉美瑛和府城光彩映縷門林婕瑀、朱梓騏,3人在一次偶遇機縁,談到藝術與刺繡創作的推動,皆懷有無可救藥的熱忱與使命感,激發決定和共同理念,一向提供藝術展覽的62藝廊咖啡蘇玉敏女士4個女人,聯合策劃跨界融合的「古繡新意」展覽,此結合傳統刺繡、雕塑、攝影、時尙、文創相互運用創作,讓「古繡新意」呈現臺灣傳統刺繡創新風貌!

府城光彩繡莊是臺南在地傳統刺繡名店,主要從事宗教刺繡,致力於開發各式刺繡藝術品及客製化品;近年來更是努力與各界合作,進行品牌升級,宣揚臺灣府城刺繡工藝。

國寶級76歲府城光彩繡莊的老「繡才」林玉泉是國內知名的刺繡工藝師傅,曾獲多項民間工藝刺繡大獎,將刺繡從傳統的宗教民俗產業,推升至文化層面,並積極推廣刺繡文化,繡莊也發展出許多結合在地設計的刺繡產品;然無論如何發展,大都只有刺繡獨自一味;擅長攝影且屢獲獎項肯定的崑山科技大學老師邱國峻,因帶領學生至繡莊記錄老師傅一針一線的身影,突發奇想將攝影與刺繡相結合的新意,這項構想亦獲得繡莊第二代傳人林婕瑀肯定,王彥熙服裝設計師更透過刺繡工藝,詮釋八家將義氣風範,投入服裝設計展現「搖擺。時尙」華麗動感!

林玉泉老師傅回憶起過去表示,在民46年(16歲)那年,奉父親之命,一頭栽入女紅的行列,在當時臺灣第一代繡莊的福州師傅旗下的誠福(百福)繡莊學習刺繡,歷經3年4個月沒薪水學徒才出師,由於林玉泉老師傅父親是當地廟宇委員,從小告誡說「不要吃公家飯,要他去創業」,他回憶起當學徒,要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5小時以上,連睡覺都在工作檯桌上,能上床睡好覺,是苛求難為一件事,而後,林玉泉老師傅在現在的臺北迪化街、民生西路等附近繡莊工作,各工作5至6年,才回家鄉臺南府城創業至今。

30年次林玉泉老師傅不僅是「府城光彩繡莊」的創辦人,也是臺南市文化古蹟導覽解說發展協會理事長、臺南市刺繡商業公會理事,也進行刺繡教學或與大學搭配學程授課,並參加臺南傳統藝術學會、臺南市藝術家協會、臺南市無形文化協會相關藝術等12個社團協會,對宣揚刺繡文化的熱情上,在他身上是體現無遺。林玉泉表示,17年前「府城光彩繡莊」以宗教、藝術文化為主導,在10年前,女兒回台南後,才開始創新,期盼兒女能傳承此傳統刺繡行業。

近年來,藝術家王朝明從自己研的媒材,改變刺繡立體雕塑,中西文化題材的創意表現,也突破刺繡的多元化!!林婕瑀並另開創與傳統刺繡不同的「映縷門」創意品牌,整合跨界藝術家合作開創刺繡新局!

府城光彩繡莊第二代暨映縷門執行總監林婕瑀表示,一般大眾對刺繡印象皆來自歷史故事與影像,生活中較常見刺繡也皆在宗教用途上看到,真正認識何謂刺繡,以及如何運用,皆與中國四大名繡觀念綁在一起,對於真正推廣屬於臺灣刺繡是有實際上困難度;因而在觀念不甚清楚之下,要帶給更多有興趣發展臺灣刺繡創作者,在認同感與興趣確實並不高;由於臺灣現有店家的從事業者,大多只願意在既有的市場上發展,依舊侷限在宗教活動、量產小品、一般衣物繡製之製作等,對於改變型態,或是開發,普遍沒有相當熱情與開放的心態,如果因此無法將傳統刺繡賦予新生命,導致其來已久的產業沒落,將會非常可惜!

林婕瑀指出,刺繡產業需要「跳脫千年迷思,力創造新印象」,因此,近年來也努力於將臺灣傳統刺繡廣泛應用,與各產官學有興趣者合作設計開發各項目之運用,從「製造」的思維,逐漸走向以文化及美學為核心主軸的體驗經濟世代;思考如何將臺灣刺繡設計製造,能在今天的世界裡持續佔有一席之地,使臺灣刺繡成為傳統產業昇級轉型的新引擎,帶動國家美學經濟。

此次參展作品,皆由近年來與各設計師;以及工藝師在各專長領域之下所產生創作,從最傳統的吉祥圖紋表現,至以搭配攝影、雕塑,甚至流行服飾,再次顯示臺灣刺繡的無限可能,是為所展過之刺繡展一大吸睛之展出!

林婕瑀強調,目前府城光彩映縷門已建置數位的工藝師建造工藝藍圖,其創作年齡層分布廣泛,更可看見刺繡在生活中有多層神秘面紗,同時在過去產學案例中,開始更進一步的成效,從不斷的整合資源,可以培養出更完整的技術資訊,去開發更高層次與價值的產品,令多數人願意投入研發生產製作,期望敞開臺灣傳統刺繡新樂章!

本次顛覆傳統創新的「古繡新意」展,作品包括府城光彩繡莊創辦人林玉泉「台灣民俗刺繡  財旺」、「蓮年福多多」、藝術家王朝明(擅長油畫、雕塑、彩繪、刺繡)「日理萬機」、「最後的晚餐」、「金色年華青春行」、「四季情懷」、「滄海明珠」、「關雲長」、「觀音像」、「我的女兒叫彩虹」、臺南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邱國峻「神遊仙境 走神」、「魚躍龍門」、「孔雀開屏」、「仙女自梳」、「山水寄情」、「花開富貴」、「喜喜」、「台灣民俗刺繡  鎮宅平安」、「台灣民俗刺繡  天上麒麟」、「台灣民俗刺繡  位望日隆」、「台灣民俗刺繡  才望兼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研究所在職碩士班王彥熙「搖擺‧時尚」等作品。(記者于郁金攝)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