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6年6月9日星期四

「長短腳」竟是脊椎側彎及骨盆歪斜惹的禍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因為全民健保的普及和醫療科技的進步,臺灣人口的平均壽命逐年提高,甚至超過了一些身體「零件」的保用期,而其中與骨科息息相關的就是關節的耗損;當關節的軟骨磨損殆盡,或是受到外傷造成不可逆的關節破壞時,關節的壽命便會告終,此時人工關節置換便是延續關節功能的重要途徑。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洪誌鴻醫師表示,膝關節及髖關節因為要承受體重及日常活動所帶來的衝擊,所以磨損的速度相較於其他關節更為嚴重;人體中髖關節的活動範圍大且活動方式複雜,包括外展,外旋,內收,內旋,伸展及屈曲;因此人工關節的置換不僅僅是要重塑關節介面,更要在維持正常關節活動的前提下,提供良好的關節穩定度。

洪誌鴻醫師提出以下案例說明:
1、50歲楊女士是家庭主婦,於數年前發生嚴重車禍導致骨盆碎裂變形,事後楊女士臥床數月,右骨盆發生不良性癒合,造成髖關節呈現半脫位的狀態,進而造成明顯的雙下肢不等長(長短腳)。
(1)但楊女士仍持續地工作及照顧家庭,隨著歲月流逝,傾斜的骨盆導致嚴重的關節軟骨磨損,甚至原本健康的脊椎因骨盆歪斜發生了退化性脊椎炎,使得原本單純骨折的問題越趨複雜。
(2)當時到醫院X光檢查,雙下肢差異超過4公分,經安南醫院電腦斷層攝影合併3D影像重組發現原本的髖臼因骨折變形造成嚴重的骨質缺損。
(3)經術前評量,洪誌鴻醫師將原本切下之股骨頭,移植至髖臼缺損處,打造一個新的髖臼,再將其打磨以利人工髖臼杯植入,這次手術,不僅重建了髖關節也恢復原本右側下肢之長度。
2、簡女士也是因車禍造成右側骨盆骨折,當下就造成髖關節脫臼,數月後到該院診療。
(1)經電腦斷層照影後發現右側股骨頭發生缺血性壞死,而且原本骨盆骨折處也無法癒合。
(2)該院林瑞模院長與成大機械系方晶晶教授合作,利用3D列印技術,將病患的骨盆完全複製出等比例的模型做開刀計畫。
(3)此計畫是十年來合作之延續,洪誌鴻醫師利用切下之股骨頭填充至髖臼破裂缺損及骨折不癒合的地方,打磨後將多孔性髖臼杯植入,並參考骨盆3D模型,以髖臼杯固定原本的骨折,一次手術不僅重建了髖關節,同時也將骨盆骨折做了良好的固定。

自體股骨頭移植重建髖關節有著許多好處包括增加髖臼的骨本、加速骨癒合、增加髖臼杯的穩定度等等,同時也免除了傳染病及排斥等問題。

洪誌鴻醫師指出,許多民眾在發生骨折創傷後,也許是因為工作或家庭的負擔,無法分身,也可能擔心手術的風險,抑或許因其他種種原因,造成不可逆的創傷性關節炎。
洪誌鴻醫師提醒大家要時時關心自己身體,同時也要關心身邊的親人朋友,適時地到院診療及追蹤,保健身體。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