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顯示包含「新聞總覽-健康醫藥」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新聞總覽-健康醫藥」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10月23日星期四

成大×成醫共研發「CanWellBeing健康魔鏡」榮獲AI醫療領航大獎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成大醫院引領精準預防醫學新時代,由國立成功大學與成大醫院共同研發創新AI醫療軟體「CanWellBeing健康魔鏡」,榮獲2025風傳媒AI醫療領航大獎(AI in Healthcare Innovation Awards, AIHIA)「精準預防大獎」,成為推動預防醫學與精準健康管理先驅;這項突破性成果不僅提升臨床診斷精準度,也為全球智慧醫療領域樹立新標竿。

成大醫連2年入選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殊榮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國際級智慧醫療在臺南!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近公布「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前350名醫院中,臺灣共有13家醫院進榜,成大醫院連續2年入選,這項殊榮象徵國際對成大醫院智慧醫療成果高度肯定。

告別一袋蟲隱痛!奇美醫:精索靜脈曲張顯微結紮手術 提升好孕力/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精索靜脈曲張發生率大約10到15%,平均每9位男性就有一人有此問題,但多數人沒有症狀因而容易忽略;九男一中鏢!精索靜脈曲張無聲無息,卻是不孕因素之一。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指出,會就醫病人主要有三類表現:一是摸到陰囊內不正常鼓脹,嚴重時陰囊上半部外觀看起來凹凸不平,就像「裝了一袋蟲」,讓男性擔憂腫塊病因而就醫;再者,有些男性就醫是因為會陰囊處有反覆疼痛或下墜感,雖然只有2至10%病人會有輕微疼痛感,但有些病人會因反覆發作影響生活而需要進一步治療;最後,有些男性是因不孕問題求診而發現,研究文獻提到約40%不孕男性會有精索靜脈曲張問題。

鼻過敏手術新選擇:後鼻神經阻斷術/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目前臺灣過敏性鼻炎盛行率約達10-20%,若在空氣汙染嚴重都會地區更達30%以上,且有逐年上升趨勢;過敏性鼻炎典型症狀包括打噴涕、流鼻水、鼻塞、鼻子眼睛癢等;過敏性鼻炎通常可藉由藥物治療及遠離過敏原得到改善,若藥物已無效,則可考慮以手術治療。

2025年10月22日星期三

一次看懂職業病申請 你我也可以嗎?/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在工廠擔任作業員超過15年劉小姐,近年肩膀時常疼痛無力,持續於骨科診所治療;聽說同事申請職業病認定後獲得工作調整,她也好奇自己是否能申請,在同事建議下,前往成大醫院職業醫學科門診;經超音波檢查,確認劉小姐為「旋轉肌袖症候群」,與診所的診斷一致;劉小姐工作包含過肩抬舉與負重,但無法明確評估每日操作次數;若要判定是否為職業病,需安排公司現場訪視,劉小姐擔心雇主反應而猶豫不決。

金門境外移入屈公病2例確診 衛生局籲落實防蚊措施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縣衛生局於10月15日接獲部立金門醫院通報2例疑似屈公病病例,經採檢送驗疾病管制署後,於10月17日檢驗報告結果為陽性,確定為境外移入屈公病確診個案。金門縣衛生局表示,經疫調顯示,2名個案為本國籍50多歲同住家人,於10月初曾前往中國廣東省自由行,並於10月7日返金,10月9日起陸續出現發燒、關節痛及紅疹等症狀,研判於廣東省活動期間遭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2025年10月20日星期一

心中有愛高齡無礙!長者齊聚銀髮擂台 舞出不老活力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明輝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與台南市立醫院攜手於重陽節前夕舉辦第9屆「銀髮擂台秀」,今年共有19個社區團體、約506位長者熱情參賽;參賽者皆為55歲以上長輩,最年長是來自永康區94歲阿蓮阿嬤,雖高齡仍舞動自如、笑容滿面,展現「不老活力」最佳典範,冠軍由安平區鴻仁快樂家族獲得。

別輕忽小朋友運動後腳痛!恐應力性骨折警訊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寒暑假是孩子們最期待時光,家長們會鼓勵孩子多參與田徑、球類、游泳等活動,培養運動習慣,減少使用3C;然而,運動帶來健康同時,也暗藏「過度」風險。

2025年10月19日星期日

心影漫遊–跟著心去旅行電影賞析 一同探索心理韌性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為響應2025年世界心理健康日主題「災難與逆境下的心理健康與韌性」,金門縣衛生局於10月18日特別舉辦「心影漫遊 – 跟著心去旅行」電影賞析,邀請鄉親透過觀影與對話,認識心理健康重要性,學習在面對壓力與挑戰時,如何培養內在力量。

樂活學堂運動會 展現金門長者健康活力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114年金門縣樂活學堂運動會」近日假金門縣立體育館熱鬧舉行,由李廣榮參議蒞臨主持,衛生局邀集全縣6家日間照顧中心及5家失智據點長輩們共同參與,現場洋溢笑聲與掌聲,展現長輩們健康老化、活力滿滿精神風貌。

2025年10月17日星期五

痘痘治療遇肝功能異常勿輕忽!奇美醫:光動力療法成功改善膚況/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痤瘡不只是青春期煩惱,成年人也可能深受其害!奇美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陳麒亘指出,痤瘡(青春痘)是一種常見皮膚疾病,全球盛行率約為9.4%,臺灣近年盛行率逐年上升,女性多於男性;雖然常見於12到25歲族群,但成年人亦會罹患痤瘡;痤瘡不僅影響外貌,還可能造成社交困難、情緒壓力等,甚至與焦慮、憂鬱、自殺傾向等心理問題相關,影響程度不亞於傳統上認為較嚴重皮膚疾病(如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等),故不可不重視。

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

麻豆新樓醫×官田國中辦「以身試老」體驗 跨越世代理解與關懷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為讓年輕一代深入體會高齡長者生活日常,進而提升對長者關懷與尊敬,麻豆新樓醫院於16日假官田國中舉辦一場別具教育意義「以身試老」活動,透過「寓教於樂」方式,成功促進了世代間理解與共融。

2025年10月14日星期二

肺癌篩檢利器 郭綜合醫:低劑量電腦斷層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與臺灣癌症登記中心資料顯示,肺癌是一個常見且不可忽視重要癌症;根據2024年年底國民健康署公布統計資料,以發生人數而言,肺癌連續2年為首位,大腸癌為第2位,乳癌則排第3位;以發生率而言,乳癌則排第1位,肺癌第2位,大腸癌第3位;癌症死亡率肺癌連續十年為首位,排名高於前幾種常見癌症原因,主要是因為此種癌症診斷時約半數已經轉移到其他臟器,第4期5年存活率僅有14 %;要如何提高肺癌存活率,一直是臨床醫師關注與努力問題。

2025年10月13日星期一

成大醫辦病人安全週 跨團隊合作守護母嬰安全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成大醫院於13日舉辦「114年病人安全週」系列活動,今年以「齊心共守 產兒安康」為主題,集結品質中心、小兒部、麻醉部、骨科部、藥劑部、婦產部、護理部等專科共同參與,展現醫療團隊跨專業合作、守護母嬰安全決心。

新樓醫×忠義國小青銀共融失智友善闖關一起動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為推廣失智友善觀念並促進世代交流,新樓醫院於10月13日在忠義國小武德殿舉辦「青銀共融失智友善闖關活動」,共吸引約180位參與者,包含社區長者與忠義國小學童熱情投入,以活潑互動方式認識失智症,打造友善共融社區環境。

南市府肯定奇美醫及急救團隊力量 推動AED普及×急救教育/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於10月13日上午,舉辦「重啟心跳・擁抱新生」心跳停止康復者與急救團隊團聚分享會;這場活動邀請4位心跳停止(OHCA)成功康復病友與家屬,回到醫院與曾參與搶救消防局緊急救護技術員、急診醫護、加護醫學部、心臟內科、心臟外科等跨科團隊再次相聚,共同分享生命重生喜悅;臺南市長黃偉哲與奇美醫院副院長湯宏仁、消防局局長李明峯也共同參與,表達對急救團隊肯定與謝意;現場氛圍溫暖,患者與急救人員、家屬合照留念,共同許下守護生命的承諾。

金門獎勵考上醫藥護理學子返鄉服務 第二次甄試10/20起受理報名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縣政府為充足醫事人力,提昇醫療品質,獎勵自行考上國內醫療相關學系學生,於畢業後完成訓練,在縣政府所屬醫療機構、衛生局或本縣公立醫院服務,於民國102年訂定「金門縣就讀醫療相關學系學生獎勵及服務管理要點」,迄今已培育25名醫事人員。衛生局表示,114學年度依地區需求辦理第2次甄選,預計甄選護理學科系9名、藥學系1名、物理治療學系1名、呼吸治療學系1名,共12名。

2025年10月9日星期四

國小生寓教於樂 新樓醫辦體驗關懷高齡者生活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台南新樓醫院於10月9日假東區崇明國小舉辦「高齡體驗活動」,讓學生深入體驗長者生活。新樓醫院表示,為讓年輕一代更加了解與體驗長者日常生活,本院於崇明國小舉辦一場別具意義「高齡體驗活動」;此次活動主題是模擬年長者生活挑戰,主要促進學生對長者關懷與共鳴,並深化社會對高齡化議題認識。

換腎不換夢!奇美醫39歲腎移植媽喜迎健康男寶寶/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奇美醫院跨團隊守護!不畏萬分之一機率!罕見高齡腎移植婦順利剖腹產!器官移植病人也能「擁抱新生命」,實現為人父母的夢想!過去,許多移植女性病人因懷孕風險高而被迫放棄生育夢想;奇美醫院於2025年10月9日,舉辦一場溫馨滿月派對,39歲腎臟移植林女士克服重重關卡,終於成功懷孕並於9月10日順利但下健康男嬰;寶寶在滿月前夕,與父母一同公開亮相,分享這段充滿淚水與希望奇蹟歷程。

2025年10月8日星期三

成大醫整合人工耳蝸×復能服務 提升長者生活品質/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年紀大,聽力不好是正常的吧」?這樣觀念可能讓許多年高齡長者錯失改善聽能黃金時機。成大醫院耳鼻喉部陳嘉思聽力師說明,聽力退化並非單純自然老化現象,只要及早發現,可透過專業介入而有效改善;高齡者常見聽力損失,不僅影響人際溝通,還可能增加憂鬱、社會孤立甚至失智風險,更需及早診斷與處置。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