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綜合報導】海巡署中部地區巡防局第三海岸巡總隊梧棲漁港安檢所於104年12月27日凌晨1時2分,接獲民眾通報「在漁港加水區發現1隻海龜漂浮於海面」,安檢所立即派員前往實施救援。
初步檢查生命跡象穩定,體長約60公分,因無法立即聯繫市府林務自然保育科及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遂先將海龜移至梧棲安檢所,細加保護,並賡續聯繫通報市府及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前往協處,12月27日下午14時15分,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人員抵達梧棲安檢所,初步研判為綠蠵龜,並將綠蠵龜運回海生館復育池照顧。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綠蠵龜(學名Chelonia mydas、 green sea turtle),又稱綠海龜,是海洋中的爬蟲類動物,是海龜屬下的唯一一種;一生中大多的時間都在海中生活,但演化過程中,仍然保留了部分祖先的生活方式,所以必須回到陸地上產卵,繁育後代,形成了一種較獨特的生活習性。..綠蠵龜廣泛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中,即約南北緯度20℃等溫線之間的海域,並在水溫逾攝氏25度的沙灘上產卵;由於牠用肺呼吸,於海中的潛水深度極限約一、兩百公尺。綠蠵龜的主食為海中的海草與大型海藻,因此體內脂肪累積了許多綠色色素,呈現淡綠色,也因而得名。
第三海岸巡防總隊表示,保護保育類動物是我們每一個居住在這塊土地上人們的責任,除不應濫補濫殺保育類動物外,更應積極地愛護我們生存的環境,若發現上述情事,請撥打海巡署「118」免付費報案專線,海巡署將竭誠為民眾服務;海巡單位對於任何救難救助服務,皆不收取費用及餽贈,「廉能是政府的核心價值,公務員應堅持廉潔、拒絕貪腐」。
綠蠵龜已瀕臨絕種,從卵孵化到成龜的存活率僅約為千分之一,是珍貴的保育類動物,全世界僅剩下約20萬頭產卵母龜,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為避免因人類的捕殺及棲地之破壞,所有海龜被均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或簡稱華盛頓公約)的物種。(部分照片引用維基百科)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