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5年12月18日星期五

我會得到胃癌嗎?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有位現年33歲的張先生,於上市公司擔任業務代表,平日生活緊湊繁忙,三餐不定,常外食,也常會應酬喝酒;某天,他到門診,主訴自己上腹慢性悶痛已持續2至3年多了,最近似乎有變得更頻繁,想要檢查到底是怎麼了?

張先生表示,約從3年前開始,就覺得進食後容易有飽滿感,易打嗝噯氣,也有口臭的氣味,整個肚子感到脹脹悶悶的,尤其在胸廓下緣至肚臍上緣特別不舒服,但也說不上疼痛的感覺,他覺得應該是工作壓力太大了,胃酸過多或者是生活緊張造成胃痙攣,曾經自行至藥房買些胃藥來控制胃酸,以及一些消脹氣的藥物使用;開始覺得有效,卻沒有完全緩解,只要一停藥症狀又出現,令他不勝困擾,因此而就醫找答案。

成大醫院內科部一般內科主治醫師吳忠泰表示,張先生藉由臨床症狀表現初步判定,應該是胃十二指腸的問題,由於症狀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且無法改善,因此建議患者接受胃鏡檢查;檢查中並無發現胃食道逆流、也無胃十二指腸等消化性潰瘍的情形,然而,患者胃黏膜看起來卻不甚健康,在胃竇處出現黏膜偏白,黏膜下網狀血管依稀可見的胃黏膜萎縮情形,在這些萎縮的地區散布著深淺不一的斑塊,經由胃鏡與病理切片檢查,診斷為「萎縮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胃幽門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與「腸黏膜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吳忠泰指出,張先生接受了10天的幽門桿菌序列除菌療法,並在兩個月後進行「碳-13尿素呼氣檢驗」結果為陰性,證實胃幽門桿菌已除菌成功;在這段期間內,患者的症狀已明顯緩解,在生活品質的改善上,也獲得了實際的效益,他感到非常的滿意;但令張先生百思不解的是,「萎縮性胃炎」與「腸黏膜化生」,此些到底是什麼樣的診斷呢?會有什麼慢性的變化呢?在吳忠泰醫師後續門診追蹤,才赫然詢問到原來張先生的父親與一位叔叔是胃癌患者,且在約50歲初,即被診斷罹患胃癌,張先生擔心的就是這一點。

胃癌目前在世界上仍是高發生率且高死亡率的癌症之一,在東亞地區發生率最高,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等都是屬於高發生率的國家;在臺灣國民健康署的資料中可知,近年來國內胃癌發生率每10萬人口約為12-14之間,位居國內癌症的第7位;胃癌的風險因子包括了:
(一)外在環境因素:亞硝酸鹽醃漬食物、肥胖、吸菸、喝酒等等;
(二)細菌感染因素:胃幽門桿菌感染;
(三)宿主因素:血型、胃癌患者近親家族史等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胃幽門桿菌感染,它不但會造成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它列為第一型致癌物質,感染特定高致癌風險的幽門桿菌後,會造成一系列胃部癌化過程,包括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體部胃炎」、「萎縮性胃炎」、「腸黏膜化生」、「黏膜異生」、終至「胃癌」的產生;而「萎縮性胃炎」與「腸黏膜化生」以更淺顯易懂的話來說,就是所謂的「癌前期病變」,雖然仍被歸類在良性的變化內,但它有潛在逐步轉變為癌症的可能性。

吳忠泰表示,成功的幽門桿菌除菌治療,是目前被證實可降低胃癌發生率的方法之一;然而,對於已有癌前病變腸黏膜化生的患者而言,即便成功除菌治療後,約只有二至三成患者的腸黏膜化生會消退,其他的患者雖然大多數維持穩定,但還是有少數人會持續惡化,因此,胃腸科醫師會針對個別患者胃部病變異常的程度,視狀況每半年至3年左右作長期追蹤;另一方面,胃癌患者的近親家屬,由於有近乎相同的生活型態,加上某些癌症基因的易感受性,以及偏高的幽門桿菌感染率,容易在感染後較年輕時,即出現癌前病變,因此建議做初步的胃鏡篩檢,以便早期找到高危險族群以加強追蹤。

吳忠泰醫師提醒,除了上述的高危險群外,消化系統的警訊症狀包括了吞嚥困難、吞嚥疼痛、持續噁心嘔吐、慢性腹痛、食慾不振、早期飽足感、黃疸、腹部觸摸到腫塊、不明原因體重減輕、貧血、瀝青樣黑便、鮮血便等等,都應該尋求醫療諮詢,以把握治療的時機。

吳忠泰醫師整理的關鍵資訊如下:
(1)上腹不適的患者,經胃鏡檢查確定沒有胃、十二指腸潰瘍後,若有胃幽門桿菌感染,成功除菌治療後症狀也許可以獲得改善。
(2)高致癌風險的胃幽門桿菌感染,會引發慢性胃炎、胃癌前期病變,最後導致胃癌。
(3)有胃癌前期病變的患者,經除菌治療後,仍應依照胃腸科醫師指示長期追蹤;胃癌患者的近親家屬癌前期病變比例較高,建議早期胃鏡篩檢。
(4)有消化道警訊症狀者,應尋求醫療諮詢協助,以免錯失重大疾病的治療時機。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