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5年4月3日星期五

臺港大學校長交流座談會 最佳翻轉教育在佛光山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洪秋亮/于郁金/高雄報導】「台港大學校長交流座談會」4月1日在高雄市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3樓「佛前香」會議廳舉行,由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主持,台港大學校長近40人參與,探討如何「翻轉地球,大學超連結,人才全球布局」等議題。

此次座談會,4月1日應邀有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文學院院長梁元生、南華大學學術副校長慧開法師、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臺南大學 校長黃秀霜、台南科技大學校長戴謙、高雄師範大學校長吳連賞、中正大學副校長李新林、嘉義大學副校長艾群、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屏東科技大學副校長顏昌 瑞、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等近40人參與。

佛光山系統大學 逆勢成長且國際化

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表示,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淵源既深且久,希望大家藉此座談會,認識台灣的校長、高等教育等觀點,並為全世界培育人才 的意見相互交流,尤其少子化的招生問題,是大家關心的議題,佛光山系統大學包含台灣的南華、佛光、澳洲南天、美國西來、菲律賓光明等5所大學,在佛光山及 創辦人星雲大師支持下,不但能夠逆勢成長,並有國際化的地利之便。

「大學互相超連結的同時,也為全世界人才布局作連結,希望大家齊聚在此討論,能激發出新方向的火花。」楊朝祥校長也分享佛光山臥虎藏龍,許多法師均有高等學位,非但學有專精,學術造詣也高。他期許在座校長,能夠依照學校的強項、優勢,互相尊重、支持,以達雙贏局面。

大學應保有國家文化和特色 佛館是翻轉教材

香港中大校長沈祖堯以創校目標「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分享治校經驗,無論是人文、科技、工程等科系,都需顧及照護人群,對人們有幫助。目前受 到全球化影響、大學排名等因素,老師、學生均可以來去自如;因此,台灣的大學面對競爭中,也需建立平台合作,並強調全球化不等於統一化,期許大學應該保有 自己國家的氣質、文化和特色等元素,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是「在國際化軌道中,需重視在地特色」。

「佛館在傳統設計裡,融入新科技元素,可作為翻轉教育的教材」,院長梁元生讚嘆,並分享香港中文大學和佛光山的歷史與文化教育有相似之點,例如兩者一樣是 50年前荒山闢建,環境氛圍讓人感受良深,所以除了風景美之外,人也顯得特別有靈氣,他認為要先翻轉教室,才能翻轉大學,進而翻轉社會、地球。

人文學科和社會實踐並重 夢想無極限

臺南大學校長黃秀霜提及,佛光山舉辦此活動也是翻轉之一,分享該校與中文大學以音樂交流超連結的翻轉,進而強調需培養孩子的國際移動力、良好的工作態度、學子有強烈動機和不斷創新等4要項,才能翻轉地球,夢想無極限。

成大校長蘇慧貞表示,人文學科和社會實踐的參與很重要,在技術、資訊、領域上連結可以產生互補作用,不但貢獻更豐富,也更具挑戰性。

高雄師範大學校長吳連賞透過該校創新、產學、國際化維持核心價值,以及培育師資為職志的經驗分享,且以「水、節、庸、孝、和」。吳連賞校長表示,上善若水、節度、實踐、孝心、和平的意義與重要,勉勵大家「宏觀思考、在地營造」。

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表示,臺灣要走出去,大學教授要有國際觀,才能翻轉地球;同時拋出「台灣高等教育如何讓年輕人翻轉?」的議題,讓與會者思考,他以該校具有師資培育、高等教育、技職教育等3種體系,結合的優勢,希望能夠符合沈祖堯校長所說的翻轉特色。

不變隨緣 佛光山重視人文素養、品格教育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謙虛表示,座談會中,她學習到許多有關翻轉教育的議題;引用星雲大師曾說的「不變隨緣」勉勵大家,雖然要跟著世間變化走,但不能 變的是人文素養、品格教育;佛館是翻轉寺院,營造環境帶給遊客靜心與沉澱,而非一般的燒香、拜佛;提及佛館參觀免門票外,節目表演、停車也都免費,甚至提 供免付費的榕樹林滴水坊餐飲服務,讓來參訪的學校校長感動地贈以白米回饋;又如南華大學的「30齋」,讓學生感動、感激的教育效果,在在說明教育是人性化 的教育,而不是賺錢行業。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