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地區自去(103)年迄今降雨情形不佳,致水庫蓄水量持續降低。水利署決定自4月8日起調整金門地區的水情燈號,由代表水情正常的藍燈調整為代表水情稍緊的綠燈,並請金門縣府加強調度管理,以確保供水無虞。
由於金門地區去年降雨量僅905毫米,比歷年平均降雨量來得少,又今年至今未降下足夠雨量,致供應金門金湖地區的4座水庫,截至今(7)日可用水量僅剩約64.4萬立方公尺,因目前距離汛期尚有一段時間,且梅雨降雨不確定性高,為延長金門地區水庫供水期程,故將金門地區的水情燈號,由藍燈調整為綠燈。
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表示,已請金門水厰持續注意水情,適時採取必要措施,以延長穩定供水時程。水利署再次呼籲,請大家務必節約用水、共體時艱,並注意該署的全球資訊網(網址為http://www.wra.gov.tw/)及節約用水資訊網(網址為http://www.wcis.itri.org.tw/),以獲得最新水情及節水資訊。
金門縣自來水廠表示,已採減壓供水措施,第一階段將從4月9日深夜起實施,在減壓供水時段間,水壓以及水量都會較小,提醒民眾應先儲水備用。
金門縣自來水廠指出,金門縣去年降雨量僅905.8mm,相較往年降雨量要來得少,加上今年起至今仍未降下足夠的雨量,導致目前供應金門地區的13座飲用水湖庫中,均已接近呆水位狀態,同時水位仍持續下降,截至4月7日,預估可用水量只剩103.5萬立方公尺,依金門地區目前每日的原水取水量為1萬立方公尺估算,僅夠維持103天之供水量。
另根據統計,6月中以前,若未有豐沛之降雨,金門地區恐將無水可用,其中又以金湖地區更為嚴重,為因應金門地區缺水、延長原水取用之時程,並降低生活用水之用量,金門縣自來水廠繼3月18日所實施的減壓限水措施,將再於4月9日起進一步拉長夜間減壓時段,且再降低管末端壓力,正式實施第一階段夜間減壓供水。
第一階段夜間減壓供水時間,自4月9日起,每日深夜23時起至翌晨5時正,盼能藉以綢繆未來數個月之水源,若至4月底仍未降下足夠的雨量,屆時恐須實施分區限水。金門縣自來水廠呼籲,請金門地區用戶共體時艱,節約用水,管線末端及高地區用戶,在減壓供水時段水壓、水量會較小,應先儲水備用,在減壓供水時間如造成民眾用水不便尚請見諒。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