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8年10月29日星期一

腦中風該注意?奇美醫:預防復發 改善病患肢體力量×日常生活能力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綜合報導】腦中風一直是國內外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也是危害人們生命及健康最嚴重的一種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資料全球有550萬人死於腦中風,佔全球死因的第2位;在臺灣腦中風長期居於國人死亡十大原因之第3位,發生率每1,000人口有6.89人。

根據衛福部統計,腦中風造成日常生活失能(每年約有17,000人)及社會經濟的花費,長期住院與慢性殘障失能(如急性醫療照顧、後續的復健治療和長期照護)的費用,都相當可觀,已高居健保支出第2名。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任東輝舉案例說明:「田女士,75歲,有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病史多年,2年半前突發腦部血管梗塞住院,第一次會診情況「右側肢體無力麻木,臥床無法行走,說話模糊不清,右面癱麻木,進食吞嚥困難,時常嗆咳,咬到舌頭,生活無法自理,須依賴家人照顧」。

奇美醫學中心表示,經會診中醫部主治醫師任東輝針灸治療每週3次,4週後出院,右側肢體力量進步,可以獨立行走,說話較清楚,進食嗆咳次數減少,後續到任東輝醫師門診就診開立中藥,配合每週3次的針灸治療調養,雖然曾經兩次復發腦梗塞住院,都恢復很快,在數日後出院,至今已1年4個月未復發,生活可以自理,減輕家人照顧負擔。

任東輝醫師表示,腦中風也不同於其他的疾病,除了極嚴重中風者於短時間內即告死亡,其倖存者,絕大部分都併有或重或輕的殘障,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尤其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口;由於其高發生率及死亡率,腦中風已成為病人、家屬及社會醫療資源的沉重負擔,可見腦中風是導致成年人殘障的第一主因,也是老年人的頭號殺手。

任東輝進一步表示,腦中風急性期是指初起中風昏厥持續2週內,恢復期是半個月到半年,發病半年以上進入後遺症期;腦中風的復發機率高,估計5年內累積復發率為35%,10年內累積復發率為51%;若是2次中風,病人的後遺症和致殘程度通常會比第1次嚴重,甚至可能死亡。

奇美醫學中心指出,國內大型的健保資料庫研究證實,針灸能有效降低中風病人的復發率,尤其接受西醫治療合併針灸療法,能降低中風復發風險逾6成,而且在女性及年輕族群效果十分顯著,針灸療程的次數愈多,預防效果愈好;國內外亦有醫學文獻支持針灸有助於腦中風病人的恢復,包括減少住院天數、降低院內感染機會、改善運動功能與提升生活品質,促使神經學功能進步,減少併發症,有效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提昇生活品質。

任東輝醫師指出,中醫學上的中風是指驟然出現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舌強語蹇,或猝然昏仆,不省人事的一種疾病,又稱為卒中;其病名最早見於《內經》,記載有「仆擊」、「偏枯」、「偏風」及「身偏不用」等;中風多由情志不暢,憂思惱怒,或飲食不節,或房勞所傷,或外邪侵襲等因素,導致臟腑陰陽失調,氣血偏盛或偏虛而發。

針灸治療中風早在《內經》中即有記載《靈樞·熱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巨鍼取之,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又云:「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指出中風癱瘓的治法及其預後;而古代針灸專著如《針灸大成》等,也都有治療中風之法。

任東輝醫師表示,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針灸治療主要是透過改善損傷部位的血流循環、降低局部的血液濃稠度,使得局部區域的血流量及血氧飽和度增加,有利於局部組織的血氧和營養的供應,促進受損神經細胞的生長、合成功能、能量地代謝以及代謝廢物的清除、調節損傷部位的腦皮質電活動,提高其興奮性、促進健側神經纖維的代償機制啟動、影響或調節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等方式,來改善中風後遺症。

奇美醫學中心表示,中醫部精心研製「腦血管保養方」,內含西洋參、何首烏、川七、天麻…等珍貴藥材,可調理體質,預防中風復發,適合中風病人出院調養服用。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任東輝表示:有針灸治療的中風病人,發生再次中風的風險,遠低於無針灸治療者;把握中風後6個月治療黃金期,內服中藥調養搭配針灸療法,可預防中風再復發,明顯改善病人的運動功能,提升生活品質,協助腦中風病人早日恢復獨立生活功能,是中醫未來持續努力方向。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