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8年4月10日星期二

(影音)南台別院講談心識 明心見性×戰勝自己

【記者于郁金/郭騏樂/臺南報導】佛光山南台別院安樂富有系列講座,於8日晚間辦理第8場,主題為佛教與心性,邀請佛光山人間大學總部主任妙旭法師、諮商心理師暨臺北藝術大學教授許皓宜主講,和博學優雅主持人陳麗妍,以「明心見性 戰勝自己」為主題,展開一場宗教與科學心理學層面對談,現場有556位來賓參與聽講及透過youtube、FB網路線上直播有1,733人次觀看。

南台別院住持滿舟法師開場指出,佛教認為人類問題煩惱根本源頭在於心,所以主張從心田開發從心出發,將貪嗔癡的心改為真善美三好的心,教導眾生如何用心安心找心,在多元的社會,隨著文明的變遷要如何真誠面對和自我醒悟,並祝福大家心如淨蓮。

主持人陳麗妍講述,明白自己的心及了解自己的個性,是很重要的事,若有情緒黑洞,大部份是自己不能饒恕自己,須如何調整安頓我們的心性,需有明師專家指導。

妙旭法師以唯識學在是一切為心所現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識學是一部心的使用說明書,心可以分為八識有不同作用,前五識為眼耳鼻舌身,往內至第六識為意識是分別會分辨好或壞,進而至第七識為末,那識是我執有一個實實在在不容侵犯的,我會以我認為或我覺得來顯現,更深層的第八識為阿賴耶識是倉庫,會每天開門,但不會關門在於儲存好或壞的種子;第六識的分別是最忙的當總指揮,須分別管理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產生訊息,還有第七識的末那識是最無感覺,但是會無時無刻提醒自己呼吸的本能,還有第八識是隨時運作好與壞的種子等待因緣成熟,就會有好與壞的結果,就是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所以心的八識是無時無刻運作相關聯。

妙旭法法提及,為何出家並非因感情不平順,而是在佛法找到生命的答案,並在星雲大師的教導在心靈上找到方向,透過唯識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所產生的種子也會不一樣,每個人看事物的角度想法會不同須互相包容,用感同身受形容是無法百分之百的相同,行三好-六根清淨-我是佛-自淨其意淨念相續-轉識成智,常行三好「口說好話、身做好事、心存好心」,時時告訴自己我是佛,從自己出發檢查自己內心且在大眾中檢查,由人我相處做義工和社教課程學習,可以讓自己的心更好;以星雲大師的不明本心學佛無益,期許與會大眾心亮了一切光明。

許皓宜教授以一般大眾遇到精神狀況,會找人收驚喝符水來處理,心理學講求科學實證,現在的心理學還有更深層次的靈性心理學,不是所有心理疾病都可以找出原因,以弗洛依德的心理學,用冰山一角的圖像分為意識及潛意識,人的最基層需求是生理再進而安全至愛,甚至會做到自我實現。

許皓宜教授再以榮格心理學提及,個人潛意識是人的慾望和業力,集體潛意識是家族或團體的共業,所以人與人之間和萬物之間,都有潛意識和共通的本質。

許皓宜教授說,自己曾因不快樂,遂轉換所學改研讀心理學,以星雲大師開示的覺察有自覺和他覺,自覺是自我察覺和覺察別人,而且整體大於部份之合是身心整合,當自己靜心傾聽別人的聲音,且在凡事在自己身上找答案,心靈分為無意識、表層和潛意識,在我們的腦袋背後心靈之潛意識與個人經驗有關。

許皓宜教授進一步表示,在星雲大師全集內有孝順父母的章節,我們孝順父母也是修行,孝順不是表面,而是體會父母的心意,當身為母親用愛感受來教養女兒才知道父母恩,經由星雲大師的法語,體會自己和他人不再有怨恨和負面,著作的情緒陰影之內容是用56個主題去貼近心靈,將挫折當作是生命中的貴人,最後以修行不是修智慧,修行是修煩惱,情緒陰影是一種向左走向右走的概念,當情緒平穩時,我們的思緒和行動也是如此清晰,要試著撥開雲霧不被情緒陰影籠罩困住,將心靈的塵埃拿掉,智慧就在自己的內心。

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李德全講師和現場大眾互動,彼此分享整理總結精彩的講座內容,讓大家的印象更深刻。

陳順章感性地分享:我們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是過去世的因緣,修行不是修現在,也是在修未來,可以有好因緣。
佛光山南台別院2018安樂富有系列講座youtube直播(南台別院提供)
講師:妙旭法師、許皓宜
《佛教與心性~明心見性戰勝自己》
https://youtu.be/O8mQq-pjMZc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