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宮俗稱王爺宮,內崇奉蘇、邱、梁、秦及廣澤尊王等神明,其生前行善積德,捨身取義、澤被眾生的典範,後人為感念其事蹟,特立廟祀之;南山伍德宮係由新頭分爐而來,於明末清初首建於南山涵下邊空地,因毀於戰禍,遷址暫用民房供奉,至民國82年鄉親發起擇地重建,各界慷慨解囊、群策群力竣成,為鄉里之精神支柱,香火鼎盛,屢顯神蹟,庇佑眾生。
根據金門日報民國99年5月25日報導「新頭伍德宮與城隍爺淵源深」乙文,有關鄉賢陳清南及陳宗元指出:
(1)聽老一輩的人說後浦城隍與新頭伍德宮的蘇王爺有很深的淵源;據說,後浦城隍遷治的時間和地點,就是由伍德宮的蘇王爺乩示的。(陳宗元)
(2)不同於其他神明,蘇王爺是在金門開基;全金門有9間廟宇是以「蘇、邱、梁、秦、蔡」五王為境主神明,有25間廟宇陪祀了這五尊王爺。(陳清南)
(3)蘇王爺名為「蘇回文」,字「碧雲」,號「永盛」,是唐朝360位進士之一;據說,城隍爺的香火原本沒有很盛,是蘇王爺為城隍爺擇時、擇地遷治;城隍爺的千秋日是五月十七日,蘇王爺以自己的千秋日「四月十二日」做為遷治日。(陳宗元)
(4)新頭伍德宮有600多年的歷史,但許多文獻卻只寫400多年;早期,新頭民間祀奉蘇王爺只用金紙,後來改為紙糊,然後才有了木雕。(陳宗元)
(5)臺灣的安平金門館、鹿港金門館、艋舺金門館,都主祀蘇王等五王;鹿港的五王又分爐到景靈宮、景福宮和裕明宮(澎湖厝)。(陳清南)
(6)老一輩的人流傳著一句話:有蘇王爺,就有城隍爺!直到如今,伍德宮蘇王爺團隊每年於四月十二日到後浦城隍廟熱鬧時,可以正身直入城隍廟,不必解劍或其他兵刃-這是其他神明所沒有的禮遇,因為「不怕官,只怕管」,很多神明到了城隍廟,必須側身入廟,而且必須「卸甲」。(陳宗元)
根據維基百科「金門伍德宮」資料「祀神」指出,宮中主祀蘇王爺外,主龕從祀:邱王爺、梁王爺、秦王爺、蔡王爺、黃府將軍、水仙王、六姓府王爺、元帥爺、陳先生;兩側陪祀則是左祀:福德正神;右祀:王娘。
據維基百科「金門伍德宮」資料指出,金門伍德宮位於金門縣金湖鎮新頭村外濱海處的王爺廟,主祀蘇府王爺(蘇府千歲);宮址所在相傳是金門南海岸四個風水靈穴之一的豹穴,此廟與金城鎮的浯島城隍廟也頗有淵源,且浯島城隍廟的主祀城隍爺也和蘇府王爺祭典同樣為農曆四月十二。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金門伍德宮」有關「沿革」指出,(1)根據廟方碑文記載,該廟建於萬曆三年(1575年),相傳唐代將軍蘇永盛,因輔佐牧馬侯陳淵開發金門,功績卓著,後有功封王,死後,金門人為了感念他,乃建伍德宮奉祀,乾隆年間分香予澎湖白沙的岐頭鳳儀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