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6年7月11日星期一

(影音新聞)「玉里豐一夏 部落小旅行」 張琪7/12日臺北與原住民同樂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花蓮報導】「豐年祭」的季節又來囉!想要體驗並感受原住民族熱情奔放、震撼人心的傳統慶典和舞蹈嗎?花蓮縣玉里鎮為推廣原鄉特色產業,鼓勵民眾參與部落小旅行的休閒旅遊體驗活動,特舉辦「部落小旅行記者會」,將於7月12日(二)上午11點假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2號「溫泉博物館」戶外小劇場,舉行記者會並舉行「玉里熊讚」啟動儀式(如因天候因素,將改在溫博館室內禢禢米大廣間舉行),這是花蓮縣玉里鎮的盛事,多元豐富原住民在地美食饗宴,以及旅遊部落等著你來參與;想到花蓮縣玉里鎮「豐年祭」就大汗淋漓、想到就熱血!錯過要等明年了喔!






當日記者會中,將由花蓮縣玉里鎮長龔文俊親臨會場,資深藝人張琪當日也會到達記者會,負責「105花蓮縣玉里鎮原鄉特色產業深耕行銷計畫」部落小旅行承辦單位,除精心規畫,包括玉里鎮的秀麗風景,並搭配「豐年祭」的「部落小旅行」數條休閒旅遊路線;另外,亦將玉里鎮在地出產之優質特色產品、文創手工藝品,做詳細介紹與推廣,如金多耳筍、金針、火龍果、高山茶、小油菊等陽光燦爛「豐年祭」物產特色;除此之外,為了讓民眾體驗玉里風情,今年特別推出套裝遊程,讓觀光客藉由行程安排,可以更深入瞭解部落文化,認識玉里之美!

花蓮縣玉里鎮「豐年祭」代表所有族人共同向天神、祖靈獻祭祈福;由於時代變遷,各部落人口嚴重外流,造成玉里鎮多數部落之捕魚祭跟著中斷,這是年長者的感慨!因此,舉辦豐年祭最重要意義,就是讓大家有機會聚在一起,交流情感,各部落族人都會齊聚一堂,藉由歌舞凝聚情感。

花蓮縣玉里鎮近來致力推廣部落文化,透過新世代原住民創意與巧思,讓原住民豐富的文化智慧,走入日常並應用於生活;為增添此次活動參與感,特於活動現場設置Facebook「玉里豐一夏~部落小旅行」粉絲頁,除提供現場參與民眾進行「打卡贈小禮」活動,讓參與民眾感受玉里原鄉熱情,除此之外,更邀請花蓮縣玉里鎮原住民舞蹈團於現場盛大演出。

夏季是各原住民部落舉辦豐年祭的時節,而豐年祭也是最為人所知的年度盛事,除了在農作收成後表達謝恩之外,也祈求來年平安豐收。在玉里鎮境內的各原住民部落,您將可感受到豐年祭期間,原住民族群澎湃的歌謠所流露的樂天、豁達情懷,以及各部落的文化特色。

花蓮縣玉里鎮族群包括閩、客、外省籍及原住民,為多元族群融合的純樸小鎮;其中,阿美族是玉里鎮分佈最廣的原住民族群,隨處都有阿美族的傳統部落;性喜擇水而居的阿美族人認為祖先乃渡海而來,水是生命之源,歌謠舞步中常帶有水的意象;服裝上表徵太陽(母親)的飾物,也呼應著阿美族典型的母系社會;而男性族人特有年齡階級制度,發揮敬老、傳承、教誨、訓勉等功能與意義,是部落維繫的重要力量。

「2016部落小旅行及原鄉特色產業行銷推廣」活動,由原住民族委員會補助,花蓮縣政府、花蓮縣玉里鎮民代表會指導,花蓮縣玉里鎮公所主辦,宏仕實業承辦,聯絡人吳小姐(02)2892-0187,(02)2891-4484,0935-998-626;7月12日會中更安排「玉里熊讚」活動啟動儀式,歡迎喜愛休閒旅遊及原鄉特色產品、文創手工藝品的朋友們,千萬不可錯過此次活動資訊。

花蓮縣玉里鎮位於該縣南部,花東縱谷中段,介北緯23度30分及東經121度16分之間,秀姑巒溪流貫其中,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對峙兩側;北鄰瑞穗,南接富里,西與卓溪鄉比鄰,東與臺東縣長濱鄉以海岸山脈為界,本鎮面積達252.372平方公里,人口約2萬7000人,計8,800餘戶,閩籍、客籍、外省籍、原住民各佔1/4,為族群融洽1/4之純樸小鎮;對外交通有花東鐵路,公路方面有台九線、樂德公路193縣道及玉長公路台30線貫穿東海岸山脈,是東台灣交通運輸樞紐。

另外,花蓮縣玉里鎮境內1浪漫唯美「193縣道玉里段」,是一條林木扶疏、花團錦簇的景觀道路,攫取了往來遊客的目光,櫛比鱗次的稻田,從德武里一帶玉里鎮面積最大的稻米生產區開始,一年2收的稻田景觀,一路向南延伸;有時清新翠綠,有時和風掀起稻浪,散發稻穀的清香;德武里到春日里之間的小葉欖仁,在陽光下與微風婆娑起舞;春日里、松浦里之間的鳳凰木,在盛夏綻放滿樹的艷紅花朵;松浦里到東豐里之間,茄冬樹、樟樹、瓊崖海棠輪番登場,為景觀道路增添綠意;而壓軸的阿勃勒,則以夏日成串金黃花朵,為193縣道最末段巡禮,做了精彩的總結。

花蓮縣玉里鎮表示,「玉里豐一夏~部落小旅行」有許多好吃好玩地方分享如下:
1、赤柯山四季風情味覺賞-金針、高山茶、小油菊:
(1)赤柯山為臺灣金針產量最豐之地,不僅夏末秋初的金針花海深植人心,非花季時期的碧野綠坡和四季花卉也陶冶人心。採收後直接烘乾的無硫金針乾有別於傳統金針,多了另一番自然風味。
(2)而赤柯山的高山茶樹,啜飲雨露、蓄積天地能量,加上茶農製茶技術精進,使茶韻、口感有極佳表現;到了年底,小油菊(臺灣原生種油菊)盛開;花朵採收後,以低溫烘乾保留原色,香氣濃郁,少少幾朵就很夠味。
2、紅龍果、東豐文旦、甜柿:
(1)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高溫,催化著果物的香甜因子,轉化成誘人的風味;碩大飽滿的高寮火龍果,外皮光滑、麟片完整,甜中帶酸的優異口感極受消費者歡迎。
(2)農曆8月中旬開始轉紅的甜柿,頗適應赤柯山高寮、竹林一帶的氣候環境,不僅果型漂亮,甜度、脆度、口感皆屬上乘。
(3)而東豐地區的文旦柚,因海岸山脈西側極適合的氣候、土壤,加上玉里是花蓮文旦最南端的產區,擁有絕佳的成熟度和風味。
3、金多兒筍:「金多兒筍」為德武里特有的植物,只生長在空氣、水源良好及特殊溫濕條件的山區;產期在6至11月間,健康、高纖,不論蒸、煮、拌、炒,樣樣皆美味!
4、天然秘境-鱸鰻潭:位在一片翠綠山景間的鱸鰻潭,是一處靜謐宜人、沉潛心靈的絕佳秘境。天然形  成的埤塘,生態豐富,水源不曾枯竭,有調節下游水田灌溉用水的功能。
5、優質澱粉-葛鬱金:葛鬱金是早期太白粉的原料,也是早期食品常用的添加成份;織羅部落7年前開始復育,在塑化劑食安風暴後,更顯出葛鬱金優質澱粉的珍貴。
6、鄉間美味-米達碳烤雞排:太陽下山才營業,  獨創調配的炸粉,先炸後烤、滋脆多汁。
7、農村逍遙遊-河東露營趣:東豐里不僅文旦有名,還有適合紮營的休憩點。交通便利的東豐露營區,背後就是文旦果園,還能與果樹的芬芳伴眠。
8、百年名湯—安通溫泉區:安通溫泉區從1904年發現溫泉露頭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早年即以「安通濯暖」列入花蓮八景之一。安通溫泉區泉質極佳,屬透明無色的碳酸泉,泉源溫度高達66℃,含有15種以上礦物質;而四周的低海拔山林,也散發自然之美。
9、玉里行動郵局(193限定、全臺唯一):玉里河東地區的193縣道,往北要到瑞穗、南至玉里鎮市區才有郵局;巡迴德武、春日、松浦、觀音、東豐、樂合等6個里,以定點停靠方式辦理郵務儲匯業務的玉里行動郵局,對行動不便或無交通工具者來說,是一項非常貼心的服務;1988年成立以來,至今已邁入第三代,而這全臺僅存的行動郵局,也為玉里河東地區增添特有的小鎮風情。
10、部落小旅行:玉里是原住民文化活躍的場域,境內眾多原住民部落,至今仍維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展現在歌謠、飲食、手工藝等各方面,而祖先流傳神話故事和人文史蹟,也依然流傳著。.

●花蓮玉里原鄉 純真自然的情懷:
1、苓雅仔部落:苓雅部落位於德武里內。德武里有上、下兩個部落,是花東縱谷南段秀姑巒阿美群中,人口最集中且規模最大的聚落;其中,下部落稱為「下德武」,上部落為「苓雅仔」(亦稱「上德武」),位於下德武南方約1公里處,阿美族語稱為「Lingacay」,為「遍生月桃」之意,漢人由其發音直譯為「苓雅仔」,光復後改稱「苓雅」;最早抵達苓雅仔的阿美族人,包括清光緒元年(1875年)吳光亮開通後山中路之後,從富源拔仔社遷徙而來,以及自東北方近奇美山區,因山上謀生困難遷移下山者;苓雅仔部落平時少有外人來訪,祭典期間除了部落力邀的客人,也少有外客蒞臨;而「七罈酒」是最具特色的傳統祭儀,由中年齡階級中的帶刀階級,到釀酒的婦女家取酒並帶回祭場,將七罈酒分別敬獻給不同階級的人,每一罈酒也各有不同的含意。
2、織羅部落:遙望舞鶴台地的織羅部落,是個多族群聚居的社區,除了早期從瑞穗「拔仔社」和奇美「加納納社」遷徙而來的阿美族人之外,還有日治時期遷入的閩、客移民(分別佔人口數的25%及20%);「織羅」在阿美族語為「不斷湧入、不斷加入」之意,昭和12年(1937年)行政區劃分,將織羅部落與泰林部落合併稱為「春日」並沿用至今;將部落一分為二的193縣道,也是部落的交通主幹道,東社區有閔、客族群的信仰中心―五穀宮、社區活動中心與部落多功能活動中心;西社區則有原住民宗教信仰中心―天主教堂與基督長老教會,以及一座圓屋頂的文化廣場。
3、巴島力安部落:
位於高寮的巴島力安部落,為來自花蓮縣光復鄉的太巴塱社人所拓殖的部落;相傳最早遷來的太巴塱社人,遊獵於玉里鎮海岸山脈西側,發現了這片可安居的原野,遂返社率領親族南遷;清光緒19至34年(1893至1908年),圳道陸續興建完成,本區阿美族人即開始引水灌溉,在山坡地種植旱作,包括陸稻、水稻,以及甘藷、小米、金針、蔬菜等,因此農耕成為本區阿美族人的典型生活型態;而走進巴島力安部落,可明顯感受到一股文化藝術風;部落居民以石板、碎石粒,拼貼成一幅幅訴說原住民生活故事的石版畫,呈現在主要巷道、圍牆、住家陽台牆面及學校、部落聚會所,豐富部落景觀,也蘊含部落生活故事的文化內涵。
4、哈拉灣部落:
「哈拉灣」在平埔族語為「山勢險阻」之意;在阿美族語則為「溪邊」之意,引申為「有清水可飲的地方」;在史料中,「哈拉灣」地名首見於胡鐵花(胡適之父)所著《台東風採訪冊》;而《花蓮縣志》亦記載『樂合,平埔族先居此地,稱哈拉灣,乃為山嶺重疊,地理不毛之境,漢人以近音譯為哈拉灣。』此外,樂合部落曾在昭和12年(1937年)改稱「落合」,戰後才又改回「樂合」;現在哈拉灣的部落族人屬阿美族秀姑巒群,原住在瑞穗溫泉附近,曾一度遷居鶴岡,最後在樂合溪畔建立新社,至今亦約1個半世紀。
(圖:由花蓮縣玉里鎮提供)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