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8年11月14日星期三

第九岸巡隊幹員救援綠蠵龜 共同維護海洋生態保育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保育綠蠵龜成功又見一樁!107年11月13日上午10時許,第九岸巡隊新湖漁港安檢所人員於執行進港漁船吉利發55號安檢時,船長通報於海上發現遭漁網纏繞之綠蠵龜,並帶回港內交由安檢人員實施救援,同時通報金門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協助。

經金門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派員鑑定,確認綠蠵龜(學名:Chelonia mydas);另經徐曉蘋獸醫檢傷結果,該隻綠龜為體重約7.1公斤,背甲曲線長39公分,寬36.7公分,經初步發現四肢有明顯啃咬傷,前肢形狀缺損,後肢組織增厚,精神與食慾極差,目前僅給予淺水照養,仍待進一步的觀察,由於冬季溫度過低,若無法即時恢復,將評估送往臺灣相關單位協助收容。

金門縣政府農林科科長鐘立偉表示,11月13日共計有2隻綠蠵龜通報個案,另一起於田浦水庫周邊海域,由林務所海岸造林員工發現,個體已經死亡多日,隨即就地掩埋,今(107)年共計有9起通報紀錄,其中6隻為活體。

第九岸巡隊表示,綠蠵龜主要分布於各大洋熱帶及亞熱帶,早期金門在塔山等處,都曾有海龜上岸產卵記錄,但近年鮮少發現活體海龜通報案例,在臺灣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近期連續第6次於金門沿岸海域發現其蹤跡。

綠蠵龜,又稱青海龜,是海洋中的爬蟲類動物,是海龜屬下的唯一一種;近年來綠海龜已瀕臨絕種,全世界僅剩下約20萬頭產卵母龜,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為避免因人類的捕殺及棲地之破壞,所有海龜被均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或簡稱華盛頓公約)附錄中的物種。

維基百科「綠蠵龜」資料指出,一生中大多的時間都在海中生活,但演化過程中仍然保留了部分祖先的生活方式,所以必須回到出生地上產卵,繁育後代,形成了一種較獨特的生活習性。..綠海龜廣泛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中,即約南北緯度20℃等溫線之間的海域,並在水溫逾攝氏25度的沙灘上產卵。..由於牠用肺呼吸,於海中的潛水深度極限約一、兩百公尺。..一般而言野外綠海龜需長20—50年才會成熟。

第九岸巡隊呼籲民眾,地區鄉親若有發現鯨豚及綠蠵龜擱淺情事,請立即撥打海巡署服務專線「118」,通知本署前往處理,共同攜手維護海洋生態保育。(照片由金門縣政府提供)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