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7年11月8日星期三

我的小孩近視了 真的假的?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這次學校的視力檢查,我的小孩接到了紅單,說可能有近視,要我帶小孩到醫院檢查;好害怕,會不會近視了呀?」
    什麼是近視?安南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薛維禎表示,一般人對近視的認知是,遠的看不清,要走近一點或瞇瞇眼才看得清楚;如果把眼睛對比到照相機來想的話比較容易了解;如果要照遠物,就要把對焦點對在遠處;照近物,就要把對焦點拉近;但如果已經把對焦環轉到最遠處,仍無法照到無限遠處,所造成的模糊感就是近視的原理理;這時要是把相機剖開,可以看到最清楚的呈像點,其實是落落在感光元件之前;如果想要照得清楚的話,就需要向前走幾步,讓最清楚的呈像點重新落落回感光元件上,就像近視眼必須往前走靠近一點才看得清楚的道理;簡單來說:近視其實指的是眼睛所能看到最遠的距離,達不到光學理理論上的無限遠,或最遠距離物體成像落落在視網膜之前。
    假性近視,WHY?薛維禎醫師說,眼睛的調焦功能是由眼內的睫狀肌及附屬的懸韌帶和水晶體共同或協同動作來達成;理論上眼內肌肉全放鬆時,就是眼睛可以看得最遠的狀態;當看近物時,眼內肌肉收縮,合併水晶體的形變,讓整體的屈光力增加,就可以想像成眼內多了具放大鏡的效果,讓光線可聚焦在視網膜上,而得清楚的成像。
    小朋友的眼睛在發育的過程中,有著戲劇性的發展,薛維禎醫師強調。薛醫師指出,新生兒的小眼球(前後軸短)、相較於成人有異常高的角膜和水晶體屈光力,所以幼童的眼睛其實是生理性的遠視眼;隨著年年紀的增長,這些生理理結構會慢慢趨近成人:「眼球增大(前後軸增加)、角膜變平、水晶體整體的屈光力下降」;這幾個隨身體成長而變動的參數和前述的睫狀肌在在都會影響小朋友的驗光值;也就是因為這些肌肉的協同,讓生理遠視的小朋友還能近看得清楚近物;這也就是小朋友在量測驗光值時,一定要點睫狀肌麻痺劑後量到的數據,才是真實驗光值。
    薛維禎醫師前段提到,為了看清楚近物,或甚至讓小兒生理性遠視能夠看得清楚近物,睫狀肌出了很大的力!有些小朋友的眼睛肌肉超乎一般想像,甚至產生額外上千度的屈光度,只為了了把貼近眼前的物體看得更清楚;就如同身體其它部份的肌肉,持續看近、肌肉施力久了也會造成肌肉的疲乏或強直!讓眼睛在這段時間內,反而看不到它完全放鬆時能看到的遠物,而只能看到近物,這就造成了「近視」現象;一旦經過足夠休息或是施點睫狀肌麻痺劑強迫肌肉放鬆後,眼睛就又能看到遠處了;所以在醫師診間,經過施點睫狀肌麻痺劑前後所測的驗光值,若有顯著屈光度/驗光值變化,就可以診斷為「假性近視」。
    對於「假性近視的處理」薛維禎醫師點出5字訣「肌肉放輕鬆!」薛維禎醫師表示,因為看近時的肌肉持續緊繃,是造成假性近視的原因,所以當然是對症下藥,才有辦法解決假性近視的問題;在不用藥的前提下,就是儘量看遠方或多從事戶外活動,同時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以減少肌肉負擔。
    薛維禎醫師進一步表示,但在充滿功課壓力下的教育體制下,以及越來來越普及的3C用品使用,似乎很難達成這個理想;如果不想「弄假成真」近視的話,和眼科醫師好好討論,一起想辦法為孩子的視力健康努力吧!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