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7年7月11日星期二

郭綜合劉貴中醫師 提供癌症病友的皮膚照護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接受標耙藥物或放射線治療的癌症病友,可能造成皮膚傷害,臺南市郭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劉貴中,在榕華廳的癌症病友皮膚照護講座分享如何照護皮膚。劉貴中表示,早期發現皮膚症狀並給予適當藥物,可減輕皮膚受傷程度,進而提升病友生活品質。
    劉貴中醫師表示,癌症病友在使用標耙藥物期間,會發生皮膚乾燥、發癢的機率達百分之50至百分之百,年紀愈大愈容易發生,他建議病友多擦保溼乳液,並擇較滋潤的乳液,減少清潔劑的使用;若有發炎,則短期使用外用類固醇治療,再視癢的狀況使用口服抗組織胺來止癢。
    病友洗澡時,減少肥皂或沐俗乳的使用,並使用去汙力較昷和的產品。劉貴中醫師提醒,洗澡的水溫勿太高;洗後經常塗抹保溼乳液,每天至少1至2次,而乳液選擇比較滋潤的保溼乳液,保溼效果會較好。
    劉貴中醫師指出,放射線治療常見的一種副作用是放射性皮膚炎,約有95%的電療患者會發生,依皮膚症狀發生的時間分為兩種反應,早期、急性會發生於開始治療的90天內;急性放射性皮膚炎第一級會發、乾燥脫屑、癢、掉毛、色素變化;第二級更嚴重發紅、脫屑、有組織液滲出,開始會疼痛;侷限在皮膚皺褶處;第三級更嚴重,範圍超出皮膚皺褶處。皮膚微水腫,輕微擦碰即容易出血;第四級表皮壞死、潰瘍皮膚纖維化。
    對急性放射性皮膚炎,如皮膚乾燥脫屑,劉醫師要病友多擦保溼乳液,避免皮膚乾燥;有傷口時,預防及治療感染同時進行,並維持傷口的溼潤度;如傷口不易癒合時,就得清瘡、植皮或皮瓣手術。
    劉貴中醫師對急性放射性皮膚炎保養的方法建議,用溫及溫和沐浴乳清洗,多擦較清爽不含羊毛脂的保溼乳液(電療前不要擦);避免患處摩擦,如太緊的衣服,也要防晒。
    在慢性放射性皮膚炎,劉貴中醫師發現可能症狀表皮萎縮、粗糙、乾燥,皮膚易破皮,也會脫毛、排汗減少或消失、指甲脫落、皮膚色素不均、皮膚微血管擴張,皮下脂肪纖維化、會疼痛、影響活動,甚至皮膚惡性腫瘤。
    劉貴中醫師表示,慢性放射性皮膚炎不一定發生在先前急性皮膚炎的位置,且症狀不容易改善;保癢的方式是要溫和的清潔、多擦保溼乳液、防晒;若有皮膚或皮下脂肪纖維化,可以復健幫忙;若有長期不易癒合的傷口,要小心有皮膚惡性腫瘤發生,需就醫接受皮膚切片檢查。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