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6年2月28日星期日

突發性的聽力障礙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突發性聽力障礙是耳鼻喉科的急症,又稱突發性耳聾;正確的醫學名詞應該是「不明原因突發性感音性聽力障礙」;醫學上的定義是突然發生於72小時之內,聽力檢查出現至少有連續3個音頻,聽力損失超過30分貝的不明原因感音性聽力障礙。

發病的真正原因不明,有4種可能的致病機轉如下:
1.病毒感染(最有可能):有些病患在發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可能是因病毒感染造成內耳發炎,導致聽力受損。
2.血管性疾病:供應內耳的血管痙攣或血栓造成血液循環不足。
3.內淋巴囊水腫破裂:由外傷引起。
4.自體免疫: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患者,有時會併發兩耳之突發性聽障,是因為自體免疫抗體去破壞內耳。

郭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思倫表示,此病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5到20,發病的年齡大多在43歲到53歲的中年人,男女比例相近,絕大多數都只發生於單耳,很少雙耳同時發生,好發季節為秋冬時分;危險因子包括低蔬菜飲食、血中低葉酸、代謝症候群及慢性中耳炎,有研究指出可能跟中風、心肌梗塞有關。

門診病患最明顯的症狀都是「單側耳朵聽不見」,病人大多都可以明確地指出聽力喪失的時間點,某一天或某時刻(大多是早上起床時)開始聽不見;但也有些患者是始終未發現聽覺異常,直到在接聽電話時,必須換另一隻耳朵,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聲,才發覺到不對勁,有時已是發病好幾天以後;約3成的患者一個月內,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9成的病人會合併耳鳴,約2至6成的病人會伴隨眩暈、有些會有耳悶塞感、少部分會有耳痛或感覺異常。

醫師懷疑是突發性聽力障礙時,會先使用耳鏡檢查外耳和耳膜的結構是否正常,主要目的在排除外耳及中耳異常的可能性;當耳鏡檢查無異狀,接著會安排純音聽力檢查作確診;有1%的突發性聽力障礙病人,是因耳蝸後病變(例如聽神經瘤)造成,可進一步安排聽性腦幹反應或磁振造影檢查,來排除罹患耳蝸後病變的可能性。

許思倫主任表示,目前證實最有效的第一線治療藥物為短期內口服高劑量類固醇,應儘早在兩週內給予;另外,對於不適合口服高劑量類固醇(例如糖尿病患者)或口服高劑量類固醇無效的病患,可使用耳內注射類固醇來替代或當成救援治療;對於年紀較大、有眩暈、極重度聽障、延遲接受治療的患者預後較差;經過治療3個月內,約3分之2的病人聽力會有改善;此外,多休息及避免壓力也很重要,適當的休息與放鬆情緒,有助於恢復;對於另一側好耳的聽力保健,尤其重要:避免暴露於噪音或壓力性創傷(例如:深潛)。

許思倫提出案例,現年58歲杜女士,病史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因胃潰瘍正在服用質子幫浦抑制劑,前陣子有感冒症狀,不過已經緩解;有一天早上醒來,忽然感覺到左耳有耳鳴聲,而且聽不到,伴隨著輕微的眩暈;先到耳鼻喉科診所就醫,經轉診到該醫院做純音聽力檢查。經診斷為突發性感音性聽力障礙;因為病史有高血壓和糖尿病且有胃潰瘍,正在接受治療,經評估後,不適合口服高劑量類固醇治療,改以耳內注射類固醇治療,經治療兩周後,左側聽力已有大幅度進步。

許思倫提醒,有突發性聽力障礙,耳鳴,眩暈等問題,莫輕忽,盡快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確立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會有較佳的治療效果,有較高的機會可恢復寶貴的聽力。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