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6年2月1日星期一

成大學生移動光城 為月津港燈節撩起「動態」意象新亮點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臺南市政府舉辦多年的「月津港燈節」,邁入第5年的「2016月津港燈節」,今年首次公開向大專院校徵選作品,成功大學規劃設計學院「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學生,啼聲初試即獲肯定,設計「柿(視)藝術」、「轉.記憶」兩件作品參賽,雙雙入選,即日起至2月28日將於臺南市鹽水區月津港展出。


臺南市「月津港燈節」,以鹽水豐厚的歷史人文背景與月津港周邊的水域環境,創造出令人驚豔的獨特燈節意象;好口碑讓觀賞人次由2012年的18萬增加至2014年的50萬,成為臺灣十大燈會之一。

以創新藝術結合在地人文風情,展現有如「夜之美術館」的夢幻浪漫氛圍「2016月津港燈節」,今年以「月光寶盒,亮今津」為策展主題,展現鹽水風華,像寶盒般閃閃發光;3大特色包括首度針對全國大專院校公開徵選精彩作品,營造最大新生代藝術家設計燈區;月津港和公18-2徵選燈區總共設置多達60座藝術主燈,歷年最多;以及來自日本、韓國、捷克等45位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參與,藝術交流平台歷年來規模最大。

今年月津港燈節,首次向全國大專校院公開徵選20件作品,成大規劃設計學院104年8月新設「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現有4名碩一學生,首次參加大型公開徵選活動,極為興奮,不敢大意,經多次討論後,決議在靜態為主的燈節帶入動態意象,以單車為主題,分兩組設計兩款作品,都獲得評審好評,成為月津港燈節最饒富樂趣的動態花燈。

「柿(視)藝術」,由于庭懿、黃佩珊共同設計、製作。外型將柿子與瓢蟲結合,顏色是漂亮的橙紅色,又點綴數個鏤空的吉祥話圖案,充滿年節氣氛。

外觀出色外,更特別的是于庭懿、黃佩珊兩人,又將作品融入真實的單車,將柿子與瓢蟲的作品當做燈罩、單車為燈體,燈體內放置燈泡,光線由內而放散發,帶出光影效果,柔和又溫暖。

黃佩珊表示,「柿(視)藝術」是可以騎乘的,最初的規劃是讓參觀者可以在燈會現場騎乘,帶出真正的移動效果,但主辦單位認為燈節人潮擁擠,建議只提供靜態展示。

「轉.記憶」的作者為葉泰佑、羅翊寧,其作品以單車的輪子為發想,傳達「動」的意象,另外,又善用輪輻的空間用於平面創作,將廟宇的屋頂結網圖案,轉化成連續、繽紛的幾何構圖,輪胎處再飾以會自動換色的長條LED燈,閃閃發亮,頗為吸睛。

羅翊寧指出,「轉.記憶」為5個倒放的單車車輪,輪子可以人為轉動,每一次的轉動都會帶來不同的燈光效果,帶出另類的互動效果。

葉泰佑表示,燈節的燈多是靜態展現,與羅翊寧兩人最初也是希望要做出可以騎乘的燈節作品,但主辦單位另有考量只好另做發想,為此,「轉.記憶」特別設計出允許參觀者動手轉動輪子,如此一來,不只增加了互動性,也讓賞燈多了一些的趣味性。

「柿(視)藝術」、「轉.記憶」兩件作品,安排在月津港公18之2局部環狀埤塘燈區展出,設置已告一段落,試燈亮相效果極佳,歡迎各界屆時前往欣賞。

據悉,「2016月津港燈節」以「月光寶盒,亮今津」為主題;「月光寶盒」在電影改編的大話西遊中,是一只能夠讓人穿越時空,交錯時序,引發命運變化的寶盒;月津港燈節如同這只寶盒,月光下的藝術裝置,彷彿魔力一般交錯重疊著鹽水的舊時榮景、熱鬧精彩的燈節活動,更令人引頸期盼美好的未來。

藝術家依據鹽水歷史文化和地景所構思的藝術花燈,帶領民眾遊歷環湖4個燈區,自橋南老街出發,象徵月津過去的「橋南月夜曲」,接著是象徵現在的「月見心花開」,水月橋旁與大榕樹前的水域則是「月津好吉」,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整體藝術燈節意象。造型前衛的自行車橋前方水域是展現未來無限可能的「撥雲見津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除邀請藝術家進行創作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首度公開邀請全國藝術及設計相關系所的大專院校,進行公18-2新燈區作品徵選計畫,共有20件精彩作品於公18-2燈區展出;整個燈區涵蓋月津港港區、公18-2徵選燈區以及橋南老街、王爺廟巷、一銀巷、連成巷、修德拜亭及八角樓等老街巷弄場域,60座主燈作品為歷年最多、吸引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參與,要給大家為期30天的視覺盛宴。

除此之外,「2016月津港燈節」周邊活動相當豐富,包含啟燈儀式、月津港周邊安排假日音樂與街頭藝人演出、橋南老街遊客服務中心規劃水仙花雕展與信義路花海等,以創新藝術結合在地人文風情,形成獨樹一格的藝術燈節品牌,成為國內春節新亮點。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