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5年5月9日星期六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104年4月新湖漁港漁況普查 捕獲量黃鲫最多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為健全地方漁業背景資料,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進行新湖漁港漁民漁況普查。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指出,104年4月份漁民捕獲頻度以 周氏新對蝦 (黃其米)出現18日為最高,其次為黃鲫 (黃隻)17日,第三為寬尾斜齒鯊(鯊條)12日;捕獲量以黃鲫561.5公斤最多,其次為寬尾斜齒鯊304.5公斤,第三為周氏新對蝦180公斤。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表示,高價經濟性魚類部分,於4月15至24日捕獲中等體型圓白鯧(鯧魚);4月2及29日捕獲赤點石斑 (紅珠郭) 各5公斤;於4月17日以後每日捕獲三疣梭子蟹0.5至1.5公斤;4月25至28日捕獲印度鐮齒魚 (那個魚)。調查期間,其他捕獲物種包括白姑魚(白口)、臺灣馬加鰆 (馬加)、黑鯛、長鰭莫鯔 (只仔)、窩斑鰶(高鱸仔)、日本花鱸(七星鱸)、斑海鯰、四絲馬鮁 (午魚)、長鰳 (吐目)及小黃魚等。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指出,本所本年度4月份漁業資源量調查,經濟魚類部分上半月以日本花鱸、白腹鯖、黃鲫及斑海鯰為主,下半月以白腹鯖、圓白鯧、黃鲫、斑海鯰及印度鐮齒魚為主;而去年同期(103年4月)經濟魚類以黃鲫、三疣梭子蟹及日本花鱸為主。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表示,本所調查結果與漁民捕獲情形比較,因漁法方式不同,除白腹鯖外,其餘魚種本月皆有捕獲;因此,依據本所歷年資源調查結果,推估5月份出現的經濟魚種以日本花鱸、黃鲫及印度鐮齒魚為主。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