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金身合璧‧佛光普照」高雄市佛光山佛首捐贈儀式,在高雄市佛光山大雄寶殿舉行,主題以星雲大師題寫「金身合璧兩岸情,佛光普照一家親」揭開序 幕;雖大雨滂沱,但眾人慶幸普降的甘霖一解南台灣缺水之苦,來自各地的諸山長老、各界人士、功德主、護法信徒,無人走避雨勢,虔誠在現場迎接這歷史性的時刻。
在鐘鼓齊鳴聲中,分別由三信家商樂旗儀隊、佛光山大慈育幼院鼓隊等,為活動揭開序幕,在獻供隊伍之後,8名來自澳、非、亞洲不同國籍的佛光山法師,扛著承 載佛首的寶轎緩緩前行,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帶領法師群護送下,從華藏玄門踏著莊嚴步伐穿越成佛大道,走進壇場,穿過紅絲絨帷幕,等待與佛身合璧的時刻;現場人士雙手合十,默念佛號,眼光緊緊隨著寶轎移動。
伴隨著佛光山叢林學院的「讚佛歌」旋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震 旦集團董事長陳永泰、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等人,共同為金身揭幕;星雲大師和中華文物交流協會會長勵小捷則為佛首揭幕;當帷幕拉起那一刻,只見佛首高懸 金身正上方,宛如釋迦牟尼佛正以淡淡微笑,垂眸凝視天下蒼生;眾人虔誠禮拜,瞻仰復原的佛像,百感交集。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表示,星雲大師領導全球佛教徒做了許多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大事,回首兩岸關係60年,從砲火相向到今日的和諧往來, 大師運用佛教的大智慧、大慈悲,在兩岸散播人間佛教的種子,功不可沒;今日佛像身首合一的盛事,可讓兩岸心連心的文化交流更加落實。
「這是兩岸攜手辦喜事」,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表示,透過金身合璧善舉,為實踐保存文物、重視文明的普世價值,提供最好的示範。林中森強調,佛教的 慈悲與智慧,在淨化人心社會的同時,也促成兩岸交流,共享和平紅利,尤其大師推動「三好運動」,影響遍及兩岸,讓世人看見中華文化的軟實力。
勵小捷致詞表示,在與星雲大師共同為佛首揭幕的瞬間,心中有異常深刻的體悟,他發現這尊1千6百年歷史的釋迦牟尼佛合璧金身,不再只是供觀賞研究的文物或 藝術品,而是代表可喜可賀的善行,足以「走進兩岸僧俗大眾心間,寫進兩岸文物交流史冊」,他也向促成其事的所有人士與單位,表達由衷敬意與謝意。
勵小捷指出,大陸國家文物局2011年與佛光山簽訂「5年合作計畫」,3年來,每年都舉辦一次以佛教藝術為主題的展覽,至今已累積300萬參觀人次,創造兩岸文物博物館交流的亮點;尤其金身合璧讓兩岸共同見證文物回歸的壯舉,期待雙方繼續加強文物交流,共同促成流失海外文物早日回家,讓中華文化之樹枝繁 葉茂。
為了這樁河北幽居寺佛身來台與佛光山佛首合一的創舉,星雲大師特別題寫「金身合璧兩岸情,佛光普照一家親」楹聯,高懸會場。星雲大師致詞表示,創作此聯的 靈感,一則2002年迎請西安法門寺佛指舍利來台時,出現500萬人跪地迎接盛況,讓他發現在佛陀感召下,世人可以不分你我,大家一家親;再則大陸國家主 席習近平今年(2015)在博鰲論壇上,反覆提出「生命共同體」主張,而這場「金身合璧」善舉,見證了在佛光普照下,兩岸不分你我,情誼深重。
星雲大師表示,佛教源於印度而光大於中國,當今印度佛教已式微,漢傳佛教反而最有成就,此次佛身來台與佛首合一,在全球媒體直播下,可引起世人重視文化合 流的重要,也可能成為流落海外諸多中華國寶重回原處的契機。星雲大師透露指出,近日有收藏家主動向他表達,讓手中文物回歸中國的意願,可見「金身合璧」已 引發拋磚引玉的正面效應。
為什麼北齊釋迦牟尼佛像身首分離,今日方得在佛光山身首合一,完整展現在大眾的面前?北齊年間,由趙郡王高睿命皇室工匠將整塊漢白玉雕成的釋迦牟尼佛坐 像,在1996年遭盜賊鑿斷佛首,致使身首分離,輾轉流落他鄉;慶幸正法長存,佛陀法身不滅,一個令世人矚目的奇蹟出現,這尊流落的佛首,竟然從拍賣會輾 轉被信徒捐獻給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痛心佛教文物被盜,使中華文化的精神蒙灰,為了呼籲此惡行不可長,他發願無償捐贈佛首回歸河北,喚起世人的良知善念,同時為讓臺灣民眾有福德因緣 禮拜1500年的北齊釋迦牟尼佛佛像,增進兩岸文化和諧交流,佛光山與中華文物交流協會雙方達成共識,促成5月23日「金身合璧‧佛光普照─河北幽居寺佛 首捐贈儀式」暨「佛光普照─河北幽居寺塔石佛暨佛塔寶藏藝術展」。
星雲大師簡述流落海外幽居寺釋迦牟尼佛佛首輾轉來到佛光山的因緣表示,購買、轉贈佛首給佛光山的企業家,其實也在現場,可是為善不欲人知,是「無相布施」的最佳典範,請大眾掌聲鼓勵。
「兩岸談中華文化復興,佛教不能缺席。」星雲大師呼籲,佛教不只是宗教,更是文化,華人的生活、語言、建築等都和佛教離不開關係,因此在復興中華文化的同時,佛教可以扮演重要角色,讓中華文化更輝煌、光彩。
隨後,星雲大師頒贈「佛首捐贈證書」,由勵小捷代表接受;勵小捷也回贈「佛金身重光偈」給佛光山紀念,由星雲大師代表接受。
隨後,星雲大師並帶領大眾一起誦念「為社會大眾祈願文」,在身首合璧後的佛像慈悲垂眸下,祈願人人努力行善,廣結善緣,成為福利社會的好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