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8年8月3日星期五

登LIFE封面三獅山砲堡被軍方拆除 黃奕炳:誰來救救金門的戰地史蹟!

圖片引用黃奕炳將軍臉書社團「金門什麼事」圖片
【記者于郁金/綜合報導】「誰來救救金門的戰地史蹟!」前國防部總督察長室中將總督察長黃奕炳在其臉書、臉書「金門什麼事」等社團貼文呼籲告急,搶救金門戰地史蹟;因為軍方不顧文化局和地方文資保存團體的協調與懇求,加速拆除他們認為不重要的軍事工事、陣地、據點和砲堡,包括舉世聞名在時代雜誌「LIFE」封面的三獅山砲堡,眼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被棄如敝屣,夷為平地,貼文發表後,引起網友一片撻伐聲。

金門在歷代戰略地位雖有不同,卻都為兵家所重,西元1958年8月23日823戰役,一場慘烈又重要的戰役,使金門在歷史留名,前國防部總督察長室中將總督察長黃奕炳於金門大學舉辦一場「103年推廣金門縣世界遺產登錄計畫文化遺產維護培訓-戰地文化遺產保存講座」受邀主講「從軍事角度探討金門戰地史蹟保存價值」,分享戰爭的意義,探討金門戰地文史保存的內涵,吸引許多地區人士、學生報名聽講。

本報取得黃奕炳將軍授權,以及照片原創作者「金門戰地史蹟學會」理事長陳自強授權刊登使用。黃奕炳將軍表示,上星期五(7月28日)上午才專程返回金門參加「金門營區活化再利用」的學術研討會,這兩天卻不斷傳來軍方不顧文化局和地方文資保存團體的協調與懇求,加速拆除他們認為不重要的軍事工事、陣地、據點和砲堡,俾能還地予民,減輕巡管的壓力;據知:近日他們快速拆除了民國43年構建的山前復國庫,以及民國45年構建、「八二三砲戰」反砲戰發射砲彈最多、曾經登上時代雜誌「LIFE」封面的三獅山砲堡;眼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被棄如敝屣,夷為平地,地方有知之士莫不痛心疾首,甚至有人為之痛哭流涕。
 
黃奕炳將軍指出,個人身為一個金門子弟和退伍軍人,也忝為「金門申請世界遺產登錄委員會」的委員,對於此一狀況,至為憤慨、痛心和遺憾!金門戰地史蹟的珍貴,眾所週知,遭此厄運,全因從中央以迄地方各機關的「本位主義」作祟,缺乏全般的計畫與執行作為,都想到解決自己的問題,把戰地史蹟當燙手山芋;如按此一狀況發展下去,金門未來賴以永續經營的文化資產,將在兩三年內摧毀、破壞殆盡,一個世界級的歷史文化遺產,被譽為「活的軍事博物館」,將永遠在島鄉的大地上消失。
 
黃奕炳進一步表示,個人自知人微言輕,退伍五年多以來的奔走呼籲,直如狗吠火車。但基於對家鄉、國軍和國家文化資產的關心和熱愛,依然相信人心不死、事有可為;𧫴此懇請有決策權力的機關和個人,以更宏觀的視野、前瞻的眼光,站在國家長遠整體利益,能儘速整合各相關單位,主動採取立即、積極有效的措施,救救汲汲可危的金門戰地史蹟;本案急如星火,歡迎轉貼週知,個人建議:
1、立即停止拆除金門所有的軍事設施,以待完成文史價值的評估。
2、組成跨部會、地方跨單位的專案小組,全面盤㸃金門所有的軍事設施(包括仍在正常使用者),拍照、錄影、列管,具國防機敏性質者,由軍方按國家機密保護法處理。
3、組成審查小組,全面審查金門地區所有軍事設施的文史價值,區分後續處理的方式。
4、審查必須保留之戰地史蹟且佔用民地者,由相關單位出面承諾保證:以等值或較高價值之公有(國有、縣有)土地交換,爭取鄉親之支持。
5、文資保護法規應該迅速補漏,增訂「擅自拆除戰地史蹟」之罰則,使文資保存主管機關有所依循。

1953年出生於金門縣金沙鎮後浦頭黃奕炳將軍,投身軍旅40餘年,堅守崗位、戮力從公,受到軍旅各級長官肯定,並多次拔擢,曾獲頒忠勤、干城、陸光、弼亮、景風、寶星等勳獎章30餘座、獎狀10餘幀,績效卓著,於102年7月1日屆齡退伍,是歷來職階最高的金門籍將領。

金門因特殊地理位置及戰略地位,過去長期備戰使島內處處都有防禦工事,在戰地政務解除後,政府更於金門成立全國首座以維護歷史文化資產、戰地文化為主要目的的國家公園,在臺灣申請世界遺產的歷程中,「金門戰地文化」被列入台灣18個潛力點,而隨著時代變遷,因經濟發展或是居民對戰役史蹟負面記憶下,這些文化遺產近年來面臨了如軍事遺產的保存年限、過度觀光導向,使軍事遺產再利用之真實性改變等問題產生。

網友更是一片撻伐聲,痛批金門本來是「活的軍事博物館」,但近年來,金門縣府、金防部漠視下,任由昔日枕戈待旦的軍事坑道、碉堡陸續消失,扼殺做為國際級戰地島嶼,未能及時保存金門獨具特色觀光資源。

網友董森堡在臉書就「三獅山榴砲陣地的歷史地位與價值性」貼文表示:三獅山砲陣地於823砲戰期間隸屬於砲兵第612營,與西園、五龍山砲兵營區擔任一線陣地的反砲擊作戰任務,根據軍方金門防衛部對匪砲戰發射彈數統計表的計算,612營是砲戰中射擊彈數最多的單位,總數達11603發(民國47.8.23至47.10.6日),是金門東北角反制共軍砲火的主要火力!該陣地構工於823砲戰前民國46年,碉堡其上的橫樑並有「一呼百應、快動猛打」精神標語,時任的砲指部指揮官即是郝柏村,碉堡興建至今已61年(符合文資審查資格)。

董森堡進一步指出,另外該營區亦是少見的砲兵、步兵共用營區,在砲戰期間負責壓制大小嶝、蓮河、石井一帶的匪砲火力;同營的砲陣地還曾上過國際雜誌《life》專題報導跨頁照片,由於三獅山扼后江灣北側海岸,加上當時沙美港(金沙溪)尚未興建田墩海堤,因此營區與九女山、洋山及最北側的馬山凸岬管控北岸火力,防止匪軍直接由金沙溪口登陸金門地區;值得一提的是,在823砲戰期間駐紮於三獅山營區的砲兵部隊為105榴砲,該砲因為射距較短(僅11270公尺),為發揚火砲威力,因此將陣地特別前移到一線據點;也因此,受到敵軍反砲擊風險大,在砲戰期間附近陣地的落彈數高達9千2百餘發,傷亡達53人;後期為反制敵方火力,美軍特別於47年10月8、9及13日,利用停火幾天的時間將陣地換裝155榴砲,該陣地可說金門地區砲戰期間一線鐵血陣地!
(照片由金門戰地史蹟學會理事長陳自強授權)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