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8年8月3日星期五

金門岸巡員巡視港區 赫見迷途綠蠵龜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又見保育類綠蠵龜,7月31日下午14時許,海巡署第十二巡防區指揮部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料羅商港安檢所監卸人員於巡視港區時發現綠蠵龜,隨即通報金門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協助。

第九岸巡隊料羅商港安檢所於7月31日下午14時50分,由監卸人員執行港區巡邏勤務時於新建碼頭發現1隻迷途綠蠵龜受困於港內,旋即通報金門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及所內備勤人員至現場救援,經金門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實施鑑定,確認該品種為綠蠵龜(學名:Chelonia mydas,又稱青海龜,是海龜屬的唯一一種);另由協會立即實施診療,目前海龜活動力正常,測量海龜身形(長約39公分、寬約36公分),經初步發現腹部有孔狀傷口(傷口長約4公分、寬約3公分),前鰭及後鰭均有感染跡象,後續由協會帶回治療及照顧,將待檢驗報告出爐、觀察傷口癒合狀況與復原情形後再擇期野放。
 
第十二巡防區指揮部表示,綠蠵龜主要分布於各大洋熱帶及亞熱帶,早期金門在塔山等處都曾有海龜上岸產卵的記錄,但近年鮮少發現活體海龜通報案例,在臺灣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近日來連續於金門沿岸海域發現其蹤跡,並呼籲民眾,地區鄉親若有發現鯨豚及綠蠵龜擱淺情事,請立即撥打海巡署服務專線「118」,通知本署前往處理,共同維護海洋生態保育。

根據臺灣生命大百科「綠蠵龜小檔案」指出,綠蠵龜因脂肪呈綠色,故俗稱海龜、綠海龜、黑龜、石龜,英名Green sea turtle;前額鱗1對,背甲長可達153公分,體重超過100公斤以上,頭部的前額鱗僅有1對;背甲中央有5片盾板,兩側各具有4片盾板,前肢有1對爪,背甲的盾板上有間雜黃、棕、綠等顏色放射狀花紋,有些則呈墨綠色至灰黑色,腹甲為白色或黃白色;成熟後的公龜的尾巴長約背甲的一半,而母龜一般不會超過背甲後緣。
綠蠵龜常在海草和海藻繁生的海域覓食,成龜多以海草、海藻、海綿及海底沙泥底質中的無脊椎動物為食,孵化初期的幼龜階段為雜食性,但以肉食為主。成龜體內脂肪累積了許多綠色的色素,呈現淡綠色,也因而得名;大多的時間都在海中生活,但必須回到水溫逾攝氏25度的沙灘上產卵以繁育後代;由於牠用肺呼吸,於海中的潛水深度極限約1、200公尺,大多集中於0至50公尺深的水域;成龜約需20至30年才會達到性成熟,平均約隔2到4年才會進行迴游與交配,絕大部分綠蠵龜會回到原來的棲地進行繁衍;在臺灣附近海域,綠蠵龜是唯一仍可發現有上岸產卵的海龜,其交配期約為每年的春季,而以夏季滿潮的夜晚為產卵的高峰期;大多母龜一季會上岸產下3到7窩卵,每窩約有100粒卵;綠蠵龜的性別取決於卵孵化期第3至5週的沙溫,其一半雄性的中樞溫度介於28.0至30.3℃之間,當性別決定期溫度高於中樞溫度時,孵化出的均為雌龜。

綠蠵龜已瀕臨絕種,全世界僅剩下約20萬頭產卵母龜,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在人為干擾方面,產卵棲地的破壞包括騷擾產卵母龜、不當挖掘龜卵、捕捉小海龜及不當的建設開發、挖取沙灘沙石移作他用、岸上燈光設置;在海洋棲地的人為危害主要是不當漁法所造成海龜混獲問題嚴重,其次是非法的漁撈如炸魚及毒魚,還有海洋的污染而使牠感染治癒機會極低的纖維狀乳凸瘤。(照片由海巡署、金門縣政府提供)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