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8年5月20日星期日

(影音)驚艷金門藍眼淚 盧根陣:激盪自然人文對話×豐富島嶼觸角×藝術創作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提供)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夜光藻的生物發光現象又被稱為「藍眼淚」,在世界各地皆有類似現象,而今年4月開始,金門「藍眼淚」報到!「追星」賞淚同好「藍粉」迷瘋金門「藍眼淚」,甚至有熱情粉絲專程從臺灣跨海來金門朝聖!確實掀起一陣「瘋」潮!而金門文化園區518博物館日這天,舉辦「驚豔金門 藝見大師 藍眼淚」攝影分享交流座談會,驚艷滿場許進西大師藍眼淚!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長盧根陣表示,主題為《518國際博物館日》推動本次活動!另再洐生迎城隍活動《2018國際博物館月》系列活動!

金門文化園區 驚艷金門藍眼淚 518博物館日講座(于郁金後製)
https://youtu.be/zX0z1besYr8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長盧根陣感性肺腑表示:由台趕機驅車入會埸,一開口就有太多可形容小西(許進西)的話題,一切激盪著金門自然與人文對話,點滴豐富了島嶼觸角與藝術創作,可謂從「微觀愛金門」。

首開帶團賞淚的金門攝影學會理事長許進西,配合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與歷史民俗博物館在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於該所歷史民俗博物館的閩南文化圖文館,舉辦一場「驚豔金門 藝見大師 藍眼淚」攝影分享交流座談會。

許進西由「藍眼淚」的生物成因、欣賞愛好、攝影技巧、取景手法、拍攝經驗等等面向,一方面暢談自己的欣賞攝影心得,另一方面也與前來聆聽的「藍粉」們交流,更對此生態攝影有專研的同好分享許多「金門藍眼淚」精彩作品,「藍粉」們興緻高昂,現場氣氛熱絡。

許進西說明,「藍眼淚」是一種叫做「渦鞭毛藻」的藻類,在春末夏初因為有高溫、充足的養分就會增生,一經撞擊大數量的聚集,就會發出藍光,這也是在岸邊、浪花呈現「星砂」或「藍眼涙」的原因。

許進西說,在金門只要海水跟沙灘交會處,很容易看到星砂,如果金門的夏天能推廣藍眼淚,一定是深具吸引力很棒的行程。許進西特別呼籲,想看藍眼淚的同好,欣賞藍眼淚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因專注欣賞忽略了安全,除了攜帶照明設備,最好結伴同行。

許進西談到金門「賞淚」,慈湖、水頭、后湖、尚義、成功南海岸一帶,幾乎都可看到藍眼淚,尤其慈湖很適合賞淚,「藍粉」帶著手電筒和相機巡走海邊,踩在沙灘上星砂會閃閃發光特別興奮。

許進西現任金門縣攝影學會第7屆理事長,是金門花鳥攝影達人,亦是離島數一數二的飛羽攝影好手,對金門鳥類生態有專精的深入研究,並且默默耕耘多年。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長盧根陣在座談會結束後,特別頒感謝狀給許進西與金門縣攝影學會。盧根陣感性表示,感謝許進西以攝影達人獨特而細膩的手法,在理性與感性的碰撞中,用鏡頭記錄了金門特有的藍色浪漫,希望透過自然與藝術的結合,能引發更多的對話,在藝術、在詩、在文學、在生活中,皆能帶人更多元的創作靈感角度;此次透過518博物館講座關注社會議題與人文藝術焦點,可說是「從微觀愛金門,緊扣結合不同領域文化」相互激盪融入,對金門在地文化觀光教育的資源積累,豐富了閩南文化觸角與延伸多樣魅力發展,非常具特色而富有意義。

維基百科資料指出,夜光藻(學名:Noctiluca scintillans),屬於甲藻門單細胞生物(dinoflagellate),俗稱海耀,又稱夜光蟲,在馬來西亞和臺灣也被稱作藍眼淚,為一種在海中生存的非寄生甲藻,能作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這種藻類之所以能發光,是因為其體內數以千計的球狀胞器中,具有螢光素-螢光素酶,這些胞器就像微型的電源供應器,讓夜光藻在感受到周遭環境的變化時發出螢光。要看到夜光藻的形態也需在顯微鏡下放大100倍才能看見的。(照片由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提供)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