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8年5月1日星期二

提升公糧品質 落實田間管理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為提昇公糧品質及確保農民繳交公糧權益,南區分署說明,現為拔除異型株期間,請農友落實田間管理,且水稻田區內具有異型株,容易造成稻米純度下降,及未來數期作品種混雜,為防止公糧異型粒過高,不符繳售品質,應積極拔除異型株。

南區分署指出,稻作田區除一般肥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外,在巡田時,可同時拔除異型株,而常見異型株有稗草、紅米等,其中雜草型紅米與水稻栽培品種相近,外觀較一般栽培品種高,在稻米田區容易辨別,碾白後外觀與一般白米相似,但口感硬而且易造成碾糙篩選比例大幅提升、碾白碎米率增加,也會讓紅米混入白米中,而降低稻米價值,籲請農友落實田間管理。

南區分署進一步說明,依據公糧稻穀驗收標準,稉、秈濕、乾穀異型粒皆不得超過百分之五,糯乾穀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倘超過則無法繳交公糧,且後續糧商收購意願也會大幅降低,輕者造成末端商品的品質降低,進而影響國產稻米的競爭力。

南區分署表示,異型株會造成品種混雜的現象,使稻米品質降低,除了移除異型株及田區清潔外,應該向合格秧苗業者購買合格而高純度秧苗,不要自行留種而導致雜異型品種混入;除購買合格秧苗外,並應落實田區異型株拔除,達到種植良質米標準,避免市場稻米價格因品質差異或不佳而下降,讓稻米產銷穩健發展,維持農友的收益。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