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8年1月4日星期四

直接前側入路髖關節置換手術 已成治療髖關節疾病先進技術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80歲女性黃女士本身患有高血壓,這次因停機車不穩跌倒被機車壓到左側髖部,導致疼痛不良於行,送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室救治,經身體理學檢查及X光檢查確診為左側股骨頸骨折。
    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部一般骨科主任黃柏昌表示,因考量黃女士年紀及骨折形態,建議病人行人工半髖關節置換,以取得術後功能早期回復,並避免長期臥床使得原本慢性病惡化的可能;黃姓病人經微創直接前側入路(DAA)人工半髖關節置換後恢復良好,術後第2天即可持助行器下床走路,並於術後第5天出院,門診後續追蹤,穩定恢復。
    骨科發展百年以來,髖關節置換手術已經成為治療嚴重髖關節退化,或骨折的一個有效且成熟的治療方法;近年來,經微創直接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此一新式手術方式比例逐年上升,有別以往傳統人工髖關節入路,因破壞的組織肌肉少和術後早期恢復快速,所以愈來愈多醫生選擇使用這樣術式。
    奇美醫學中心表示,該中心骨科部目前已累積百台全髖關節置換與百台半髖關節採直接前側入路手術成功案例,領先南部地區醫院;而什麼是直接前側入路(全/半)髖關節置換手術(Direct anterior approach,簡稱DAA, THR/Hemiarthroplasty)?是指利用闊筋膜張肌和縫匠肌之間的間隙進入髖關節,對入路周圍的肌肉基本上沒有切開損傷,對肌肉的損傷更小、術後疼痛更輕,且早期術後半年內功能恢復更快,行走步態更加穩定。
    選擇直接前側入路(全/半)髖關節置換手術有何優點?因採肌肉間隙進入關節,不論在術中失血量、術後需輸血的比例都較傳統手術方式來的低,脫臼的機率也因破壞軟組織少,而較相對其他術式來的低。
    有別於傳統術式側躺姿勢,直接前側入路病人採平躺姿勢,優點為可以精準直接量測髖關節置換後之兩腳長度,避免長短腿的問題;傷口部分,與傳統手術入路比較相對較小。
    奇美醫學中心指出,過去文獻顯示面對身材較肥胖的病人,均傾向選擇傳統手術入路方式;但根據奇美醫學中心近年的經驗,肥胖的病人選擇直接前側入路的傷口最小,對組織破壞最少,手術時間與其他入路比較也不會延長;因為術後可以早點行走,進行日常生活功能復健,能夠有效預防長期臥床帶來的肺炎、泌尿道感染、褥瘡、下肢靜脈血栓風險、肺栓塞等潛在風險,且能夠有效減少嗎啡類止痛藥劑用量,同時縮短住院時間。
    直接前側入路(全/半)髖關節有何需注意的部份?僅管直接前側入路手術在文獻上與臨床表現上有明顯的好處,但任何手術仍存在著風險;直接前側入路手術,仍需注意股外側皮神經損傷、術中人工關節周圍骨折等風險。
    股外側皮神經損傷臨床表現為大腿前側麻木,但此症狀為暫時性的,經症狀治療會自行恢復。黃柏昌表示:術中人工關節周圍骨折機率據文獻顯示約1.7%,好發於股骨大轉子,根據奇美醫學中心經驗,發生的病人多數不影響術後功能,僅極少數病人會合併脫臼。
    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部一般骨科主任黃柏昌表示:可採用直接前側入路(全/半)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疾病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60歲以上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晚期髖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各種原因導致的髖關節僵直或髖關節脫位、半脫位、腫瘤性疾病等;直接前側入路(全/半)髖關節置換手術,已成為治療髖關節疾病先進有效的技術,可造福更多髖關節疾病的病人。(照片由奇美醫學中心提供)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