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7年10月26日星期四

林下栽植增加平地造林生產力

【記者于郁金/綜合報導】政府積極推動平地造林政策,在全臺灣建造約1萬4千餘公頃的平地森林;日前,林業試驗所在無患子人工林下栽植阿拉比卡咖啡,3年後已開始結實。林業試驗所指出,這些平地森林除具備植林減碳、優質景觀、生態服務及林木生產的功能外,亦可透過林下栽植作物,提升平地造林區域的生產力,創造更多的價值。
    林下栽植屬於混農林業經營方式的一種,簡單來說就是在單位土地上同時栽植林木及作物,以增加土地的生產力。其在國外已行之多年,也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經營方法,例如在林下栽培人蔘及椴木香菇。
    林業試驗所表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在屏東及花蓮的平地造林混農林業經營研究結果顯示,平地造林在成林後營造出適合林下栽植的微氣候環境,可以種植需光量較低的農作物例如咖啡及山蘇,以便在林木輪伐期到達之前,增加林農的短期收入。
    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蔡佳彬指出,阿拉比卡咖啡及南洋山蘇是目前國內林下作物中頗具經濟價值者,也是國人喜歡的飲料及蔬菜來源,市場需求甚殷;阿拉比卡咖啡生性不耐高溫,平地栽植照顧不易。但若栽種在人工林下,造林木的遮陰可阻擋午間豔陽,避免咖啡樹暴露在烈日下,反而促進阿拉比卡咖啡的生長發育,雖然產量較少,但遮陰可讓咖啡豆具有較佳品質,有助於提升咖啡的風味;為了尋找栽植咖啡的「涼傘」,林業試驗所在屏東林後農場無患子林下進行溫溼度微環境調查,結果顯示,在夏季酷熱時,林下相對溼度可比林外高逾10%,平均溫度却低於林外2℃,至於最高溫度更是比林外低了7℃!這樣的環境應該有利於栽植阿拉比卡咖啡。
    蔡佳彬表示,為求驗證,林業試驗所在無患子林下試驗栽植阿拉比卡咖啡,3年後咖啡樹已開始結實,預期果實產量將隨著咖啡樹之生長茁壯而逐年增加。
    另一方面,山蘇是國人喜愛食用的蔬菜,每年產量在25公噸以上。其中南洋山蘇適合生長在林蔭下光度較低處,在強光下葉片易曬傷黃化,不但植株生長不佳,新芽(蕨菜)更易老化而口感不佳。是以,傳統的人工栽植場需搭設遮光網以降低光度才能種植。而林業試驗所在花蓮光復地區進行人工林下栽植山蘇的試驗結果顯示,鬱閉的人工林下相對光度可降至6%,在此環境中不需架設遮光網即可進行山蘇之栽植及生產,具備省工省料的特性。
    林業試驗所黃裕星所長強調,充分利用造林木所營造出來的微氣候環境,發展符合在地林下栽植的農作,同時搭配友善環境的經營方式,不僅能維持平地森林在植林減碳、改善景觀、強化生態服務及林木生產等多元功能,又可以提升土地生產力及農民收益,確實值得積極研究與推廣,以進一步創造農產與林產的共榮雙贏。
(照片由林業試驗所提供)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