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7年10月8日星期日

河南濮陽文創旅 開拓自媒會文創視野

【記者張永漢/河南綜合報導】「文化創意」是台灣獨特的軟實力,也為兩岸交流搭起一道新橋梁。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簡稱自媒會)由理事長鍾婷帶領協會成員一行10人,針對河南濮陽文化、歷史進行交流。

鍾婷理事長表示:「這是第三次來到河南,卻是首次造訪濮陽,不僅感受其歷史氛圍與文化能量,這次文創行更讓協會成員深入了解濮陽各面向發展,令人印象深刻。」
黃河畔的「濮陽」位在河南省東北部,河南古代稱為「中原」。此次參訪景點包含歷史、人物、工藝、雜技與美食等領域。因出土「中華第一龍」蚌殼圖,而有「中華龍鄉」美譽,龍之文化歷史悠久,於濮陽挖出仰韶文化遺址,展現濮陽其歷史上之份量。
創字始祖「蒼」頡、張姓始祖揮公皆與濮陽有所淵源,每年的倉頡聖祖大典,吸引不少遊客前往共襄盛舉;鄭板橋紀念館亦座落在濮陽市,透過其辦案趣事來介紹人物生平,讓鄭板橋紀念館增添「人」味,遊歷濮陽令人感覺歷史課所學的中國文史,不僅躍然紙上,更始於足下。 
鮮少人知道,許多揚名國際的雜技表演藝術,都源出濮陽。被譽為「雜技之鄉」的東北庄,將雜技融入生活;讓接拋玉米、帽子的靈巧動作,成為日常休閒與展演的一部分。應驗那段順口溜:「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說到練到練雜技,人人都能來一手」。
全國第一大雜技藝術學校,訓練6~12歲孩童,為日後躍升國際舞台打好基礎。(自媒會攝於濮陽市雜技藝術學校)
除了傳承古老的雜技,近年濮陽更透過大型舞台表演「水秀」與成立國際雜技學校,讓「老把戲」有了新契機,展現濮陽當地對技藝培植的努力,與產官學間的緊密合作。
 融合傳統雜技與現代聲光科技而成的水秀,為濮陽國際級的大型表演(自媒會攝於水秀國際大劇院)
自媒會常務理事張逸帆讚嘆:「台灣街頭藝人眾多,卻缺少系統性的學習管道,若能建立兩地交流平台,可嘉惠更多有志於雜技的民眾。」
本次參訪緊扣「文創」議題;文創之意義,在於對傳統賦予新意。濮陽傳統工藝──通草浮雕藝術,是從通草畫藝術延伸而來,首創者陳軍老師,具有國畫功底,將其運用在通草藝術中,激發出植物與藝術結合的另類火花,獲頒「河南省工藝藝術大師」。
麥稈畫將麥稈經加工處理,拼貼成金光閃耀的藝術創作,讓工藝延伸更多可能,別具特色。

自媒會副理事長柯延婷指出:「文創存在的意義,在於產業提升與品牌再造,如何優化商業模式,結合在地資源,讓文化可成為商業模式的延伸,文創才有意義。」
台灣文創商品多元,濮陽文化底蘊深厚,期許透過此次參訪,更深入了解濮陽人文特色,針對人才上的交流、專業上的切磋,亦能有新的合作可能。
自媒會持續關注媒體趨勢與市場潮流,以華文區自媒體發展及國內部落客素質提升、推廣企業與個人之傳媒文化為宗旨;在瞬息萬變的當代,如何透過文創定位與開展出全新的商業模式,並使固有傳統文化能立足中原、跨越海峽兩岸,形成民間深度交流與學習的有效橋梁,這不僅是自媒會努力的目標,相信也能透過本次的參訪交流、見聞分享,為台灣帶來截然不同的文創視野。 
深具國畫、書法功底的陳軍老師,除解說蓪草浮雕工藝外,還現場揮毫〈春曉〉及餽贈《心經》(自媒會攝於濮陽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