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成大洪崇展、吳意珣2特聘教授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洪崇展特聘教授、化學工程學系吳意珣特聘教授,2位教授科學研究卓越、具實務能力,更不遺餘力培育人才;優異表現,雙雙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114年「傑出工程教授獎」;學會訂6月6日「中國工程師學會暨各專門工程學會114年聯合年會及慶祝工程師節大會」頒獎表揚。

洪崇展特聘教授,研究專長領域為「高性能纖維混凝土材料與結構;所帶領之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前瞻多功能混凝土材料,除了具有類鋼鐵性質之「高韌性」與「超高強度」之特性,更有「超高耐久性」、「抗裂紋」、「防水」與「自癒合」等重要性質,可廣泛用於建築、交通、水利、民生等工程及「3D列印」之相關應用;其中,臺灣歷年因強震而倒塌之建物,不僅造成無數民眾傷亡與家庭破碎,亦重挫國家經濟發展;洪教授開發多種先進強化技術,突破傳統工法之侷限,不僅可大幅簡化施工,更能有效減少結構斷面尺寸,能於最不影響空間使用性之條件下,有效進行不同類型建物之抗震強化。
洪教授與多組深具影響力之國際教授團隊進行深度合作與交流,開發最前端之新創混凝土構件,並進一步提升臺灣「混凝土材料」與「結構地震工程」研究於世界之學術地位;研究成果之創新與突破屢獲國內外重要榮譽,更將超高性能混凝土之研究成果首次落實於臺灣建築與橋梁實務工程,所開發之諸多超高性能混凝土先進工法均為世界首創,顯著提升我國在該領域之國際學術地位、能見度與影響力。

吳意珣特聘教授自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畢業後,先後在台積電擔任工程師、中央研究院博士後、厦門大學副教授,2014年返回母校任教;創建跨領域學術團隊iGEM,參加全球最大合成生物學國際比賽,連續取得 7次金牌及2019年世界冠軍;研究上在2020年進入「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研究題目著重在4個核心問題:(1)循環經濟與碳中和技術,(2)CRISPR/Cas9基因編輯,(3)合成生物學技術開發綠色生物製造,及(4)人工智慧之生成式酶學發展,共發表超過170篇SCI學術論文,H-index 40。
吳教授近年培育11位博士生,7位已畢業;共有5位博士生獲中技社「研究獎學金」,這是博士生最高榮耀獎學金之一,吳教授所指導博士生獲獎比例高達7成;在學術研究上,她專注於合成生物學、定向進化酶來封存二氧化碳,更開發微藻碳循環高值化關鍵技術;近年拓展智能細胞工廠生產前驅藥物,在2023年取得臺灣專利,已授權給國內生技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吳教授在2024年獲頒「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是第1位在化學工程學門獲獎女性科學家。

中國工程師學會成立於1912年,是國內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工程學術團體,1951年在台復會;學會為表揚對我國工程實務或工程教育傑出貢獻之工程教授,1991年設置「傑出工程教授獎」,每年自全國各工程領域中評審出對我國工程實務或工程教育有傑出貢獻工程教授,每年10名為限。(國立成功大學提供照片)


中華鱻傳媒 成大洪崇展、吳意珣2特聘教授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 成大洪崇展、吳意珣2特聘教授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