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高雄報導】岡山榮家對於三大民俗節日至為重視,在節慶前都會因著習俗辦理相關應景活動,因為端節將至,岡榮輔導組也為長輩精心設計一場「群手包餡傳粽香」端節團康活動;活動場地規劃在家區松柏廳,為讓這次活能夠順利進行,輔導組除了事前即已採購包粽子所需相關餡(配)料外,一早就看到安養堂隊照服夥伴,或是拿著大煮鍋、或是扛著小瓦斯桶、也有拿著各項佐料,紛紛來到松柏廳,在輔導組陳秀華組長安排下各自就位,只見所有設備到位後,長輩們也逐漸到場。
習俗裡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天中節」或「端陽節」;由於每年五月以後,天氣逐漸轉熱,而到了端午節時候,陽光最為熾熱,因蚊蟲蒼蠅孳生,百毒齊出,極易引發傳染病;對於國人來說,包粽子、划龍舟為的是紀念頭汨羅江自盡的愛國人詩人屈原,而喝雄黃、掛艾草則是為避毒、驅邪流傳已久的民間習俗。
今天這場「群手包餡傳粽香」應景活動,輔導組計畫在長輩巧手細作下完成360顆粽子製作;活動KPI目標看似不高,但對於這群平均年齡達80歲長輩而言,總也是一項團隊自我挑戰;活動在副家主任簡短致詞後展開,炎熱午後,儘管松柏廳裡早已將冷氣給開啟,但整個活動場地卻也見到長輩們認真拿餡料壓糯米、摺粽葉、綁線繩,做成半成品粽貌端正、也有其他似粽貌卻又非粽貌的粽子家族,姑且不論粽貌是否端正但內在餡料一定飽滿、實在。
三隊照服員鳳凰說,以她曾經做過並嫻熟小吃生意的經驗來說,長輩們包的粽子算是到味了,粽貌端正與否不是重點,關鍵在於美味可口才重要;360顆粽子在長輩們群手細作下最終達標,算算也耗去了長輩將近70分鐘時間,緊接著就是下鍋烹煮靜候飄粽香;烹煮香粽期間,長輩們喝著輔導組準備的飲料、聽著松柏廳裡熟悉流行音樂,彼此間還不斷地將話題停留在剛剛包粽子心得,足以見得這次活動相當地成功。
在烹煮40分鐘過後,鍋子裡漫出陣陣濃郁粽香味,不消一下時間整個松柏廳裡都漫延著粽香味,當吳文仰堂長撈起第一串粽子 時,每一顆粽子不論粽貌如何,但包滿粽身內餡幾乎繃出粽葉,每一顆粽子的確來自於長輩巧手細作一點都不假,當在座長輩咬下一口自己做的粽子時,臉上表情又怎是無數個「讚」字可以形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