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2年10月18日星期二

傷口病人的苦 奇美醫:傷口照護中心服務延伸至機構及社區/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於2015年提倡醫療照護機構應推動「整合照護模式」,建議依據病人需求,整合醫療管理與照護模式,締造醫療、照護與社會福利三者合作關係,讓病人獲得「從預防到治療」連續性服務,促進身、心、靈健康。

傷口病人的苦 奇美醫:傷口照護中心服務延伸至機構及社區
奇美傷口照護中心2018年響應WHO倡議整合照護模式,建置並落實執行「以病人為中心」整合性健康服務及照護模式,早期發現病人問題,及時提供或轉介個案合適醫療照護,並透過跨專科、跨職能的醫護人員合作,讓病人獲得完善整合性照護服務,不僅兼顧民眾健康需求及醫療品質,更增加民眾參與度,減少醫療成本支出。

案例一:謝謝你!讓我的腳可以這麼乾淨
50歲林先生患有糖尿病、中風、末期腎臟衰竭及下肢因周邊動脈阻塞等疾病,前不久接受下肢動脈血管成形術及植皮手術,出院返家後,因雙腳仍有未癒合的術後傷口,妻子不敢清洗傷口,導致傷口癒合狀況不佳,不僅無法執行復健治療,還因傷口照護換藥需求而入住機構;入住機構後又因食慾變差,導致低血糖而住院治療,奇美醫學中心傷口護理師在訪視時除協助清潔林先生雙腳,並指導他的妻子足部清潔及傷口照護方法,林先生驚喜地表示:「原來我的腳可以這麼乾淨」。在傷口護理師照護指導下,傷口恢復良好,同時協助林先生規劃進行常規復健治療,目前已出院返家,可以獨立自理日常生活及行走。

案例二:謝謝你,讓我再次享受睡好覺感覺
55歲阿靜太太(化名),乳癌併有腫瘤傷口及手部淋巴管阻塞腫脹問題,因為腫瘤傷口有流血、滲液和異味問題,家人不敢協助換藥,阿靜太太每次換藥需花上1小時,每日需換藥1至2次,因為傷口滲液及異味問題,導致阿靜太太無法好好睡覺,日常生活也因此大受其擾;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醫師將她轉介至傷口照護中心特別門診治療,經傷口護理師專業的評估,並與阿靜太太討論後,選用適當現代型敷料照護,阿靜太太傷口流血、異味及滲液問題明顯改善許多,由原本需每日換藥1至2次,改善為每2日至傷口照護中心特別門診換藥一次,大大減輕傷口照護困擾;另外,阿靜太太因淋巴管阻塞導致手部腫脹問題,經由傷口護理師協助轉介至復健部,復健師幫她進行淋巴按摩治療,手部腫脹也獲得改善,終於能好好睡上一覺;阿靜太太最大感想就是:「謝謝傷口護理師,讓我再次感受到金錢買不到的睡眠,也改善生活品質」。

撫平傷口疼痛之苦,傷口護理師功不可沒!
奇美醫學中心傷口照護中心護理師魏秀慧說明: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及長照推展,慢性病伴隨其他共病日趨增加,慢性傷口問題越來越複雜,但對於護理師、長照機構、社區、居家照顧服務員甚至是主要照顧者,也帶來了極大衝擊;除了病人生活品質降低外,額外增加龐大醫療費用、延長住院時間和增加感染風險,都是大家必須共同正視問題。

奇美傷口照護中心除了提供系統性、結構式組合照護,更透過跨團隊的模式,打造出整合性服務,依據個人化提供最適切傷口照護服務,其中靈魂人物就是傷口整合照護的傷口護理師;自106月6月起,奇美傷口照護中心積極與社區和機構建立聯絡網,將傷口照護落實於社區和機構,並由傷口護理師於收案過程中,加強機構照服員及民眾對於傷口照護重視,也讓資源較不足社區,擁有專業傷口團隊照護,以避免傷口之苦;傷口護理師積極協助護理師進行傷口照護訓練,以及針對照服員進行足部護理、壓力性損傷及失禁性皮膚炎等預防照護訓練,每年主講院內外傷口照護相關訓練課程超過10場。

推動E化傷口整合照護,發展三式照護服務,提供三大多元應用領域
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督導李穎俐說明:現今是資通訊科技與醫療照護結合應用時代,醫護人員可以利用E化科技等設備,擴展醫療照護範圍,對行動或交通不便的個案,提供機動性更好的照護;奇美傷口照護中心護理團隊積極推動E化傷口照護模式於社區個案,自106年6月至111年9月底,已協助約150位社區個案,運用整合照護、視訊諮詢方式及配合居家護理師訪視,提供行動或交通不便個案傷口居家照護;奇美傷口照護中心目前正與泰陞國際科技公司及工研院合作,規劃透過傷口照護服務平台,將醫療照護與科技結合創新應用,發展社區式、居家式、機構式三種遠距照護服務模式,提供多元化、科技化、智慧化整合傷口照護。

傷口護理師-服務轉型更升級,創新運用高效益」
奇美醫學中心傷口照護中心護理師魏秀慧指出:護理人員從以往1.0版醫囑執行者,到2.0版照護專科化,今日已進化至創新及科技運用3.0版,奇美傷口照護中心護理團隊秉持以病人為中心服務個案,不斷於臨床及社區發掘照護問題,在臨床照護上發揮創新與研究精神, 2021年與奇美醫學中心3D列印團隊研發「可變換角度之減壓輔具」榮獲中華民國新型專利、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銅獎、綠點子發明暨設計競賽-銀牌獎;2022年與泰陞國際科技公司合作研發,「醫用引流管的固定減壓裝置」、「醫用注射閥器件減壓裝置」、「氧氣面罩配戴減壓裝置」,均已取得中華民國新型專利,同時榮獲2022年第4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發明類社會組「金牌」1面及「銀牌」2面;目前「醫用引流管的固定減壓裝置」和「氧氣面罩配戴減壓裝置」已準備上架販售,造福更多病人。(于郁金攝)












(以下由奇美醫院提供)




中華鱻傳媒 道法自然.景慕金門 李轂摩82書畫展重磅開展 http://www.ccsn0405.com/2022/10/82.html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