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屏東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目前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352萬人口,佔總人口數14.9%已達到高齡社會化標準;現今政府積極在社區推廣,促進長者健康活動及預防延緩失能活動,藉由肌力訓練課程活動或是相關健康課程議題,都能預防高齡長者肌少症的發生,同時在參與活動時,對維持良好人際關係互動、認知功能及預防跌倒發生等,皆有實質上幫助。
高雄榮總屏東分院物理治療師葉建佑指出,老年人衰弱症或肌少症常出現膝蓋痠及腰疼不舒服,但大多數人都會以膝蓋護具或者穿戴軟腰架來保護關節,可是這樣讓肌肉忘了自己要出力,反而在不知不覺中讓身體肌肉質量流失,間接形成衰弱症及肌少症無聲殺手;所以應該透過正確肌力訓練指導,才能改善核心肌群及改變關節周圍,來強化機能。
物理治療師葉建佑表示,肌力訓練可使用彈力帶的重力,來改善上肢肢體激發肌力及手部功能握力;或者用簡單坐站姿勢下訓練下肢肢體、臀部肌力及爆發力;訓練原則上以重複10下為準則,每天各做3回合,訓練過程中,要隨時叮嚀長者出力時盡量不閉氣,可在訓練中同時用嘴巴數數字,來把氣吐出來;運動過程中,如有身體不適,應立即先暫停運動,並尋求醫療專業人士或物理治療師的協助,才能有益健康。
分類:國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