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2年10月11日星期二

談賀爾蒙陽性乳癌標靶治療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臺灣女性乳癌發生率逐年增加,根據國健署最新的癌症統計資料,乳癌是目前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女性癌症死亡第2位,僅次於肺癌,對臺灣女性健康影響甚大。

乳癌分為原位癌與侵襲性癌,正常的乳腺組織,因先天因素與後天環境,而發生惡性變化,形成癌症,從原位癌進展成侵襲性癌症,進一步侵犯皮膚,胸腔,轉移到附近淋巴結,最後可能轉移到其他器官,包括肺臟,肝臟,骨骼,腦部等。侵襲性乳癌的分期,是根據原發腫瘤的大小,淋巴結轉移的數量,是否有遠處器官轉移,一共分成4期,第1期到第3期的乳癌,能用開刀,放射線治療,輔佐性化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等方式治癒,第4期是轉移性乳癌,預後最差,目前僅能用藥物控制疾病進展,而無法治癒。

臺灣最新癌症統計資料,於民國108年約有7%的患者,初次診斷即為轉移性乳癌;早期的乳癌,接受手術等根除性治療與其他輔佐治療後,仍有個案會復發轉移,成為無法治癒轉移性癌症。

郭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癌症中心主任曹書儀醫師表示,根據乳癌的病理診斷與特殊染色結果,可以分為幾種亞型,與治療方向相關的有雌激素受體(ER),黃體素受體(P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根據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統計,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率為79%,黃體素受體陽性率為67%,以上兩種荷爾蒙受體陽性患者,若同時為第二型人類上皮因子受體陰性,在沒有器官轉移危急症狀時,可以不需要化學藥物治療,單獨使用荷爾蒙治療治療乳癌。

曹書儀醫師說明,轉移性乳癌的荷爾蒙治療會依據患者是否停經而有差異,停經前女性只能單獨使用泰莫西芬(Tamoxifen)作為荷爾蒙治療,但效果有限,建議使用藥物抑制或是手術根除卵巢功能,以進入停經後狀態;停經後女性,第一線藥物為健保給付的芳香環酶抑制劑(AI),或是雌激素受體降解劑(無健保給付),可以有效抑制癌症轉移與生長。

曹書儀醫師指出,近年發展出的CDK 4/6抑制劑,能阻擋癌症細胞週期,進而抑制癌症細胞增殖,使腫瘤縮小;CDK 4/6抑制劑合併荷爾蒙治療,口服方便,罕見嚴重副作用,常見副作用為白血球低下,貧血,血小板低下,肝功能異常,腹瀉,都可透過抽血監測而得到良好處理與劑量調整。

曹書儀醫師表示,本院案例為停經前女性,手術多年後發現乳癌轉移,荷爾蒙受體陽性且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陰性手術停經後,使用芳香環酶抑制劑合併CDK 4/6抑制劑−愛乳適,淋巴結轉移與至胸廓轉移腫瘤縮小,疾病獲得良好控制。(郭綜合醫院提供/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方能避免延誤並獲最佳治療) (于郁金攝)


中華鱻傳媒 談賀爾蒙陽性乳癌標靶治療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