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0年12月4日星期五

因應缺水問題 金門林務所從新學造林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近期金門地區降雨量未達往年之一半,為應變極端氣候造成的乾旱,金門縣林務所學習使用造林利器水寶盆,解決造林地長期供水問題,不僅節約用水量,更解省人力成本,可望提高整體存活率。

林務所鐘立偉所長表示,林務所近年的造林地,多以排雷區、火燒跡地或其他惡地區域為主,這些多屬於海岸地區防風林,第一線植樹造林,能舒緩狂風、沙塵,對居家與農作物的侵害;失去防風林的海岸線,少了自然屏障,砂石流失等情況就會加劇,造林發揮防風定沙等公益功能,是我們海岸造林意義與目標,林務所今年5月於歐厝、嚨口兩處造林地,測試水寶盆在金門海岸造林適性,經過同仁半年觀察,目前試驗300株幼苗,初估存活率達7成以上,且林木在目前缺水期仍能維持基本成長,證實水寶盆於金門使用,確實有助於提升苗木存活率。

為延續並拓展造林成果,鐘立偉日前邀請水寶盆研發團隊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種樹總監程禮怡、仁舟社會企業總經理王文蘭種等一行人,蒞金分享水寶盆在臺灣海岸造林經驗與操作模式,並要求所內各外勤組隊代表,重新學習各項育林學基本概念,經由檢討過去造林績效較差場域,重新認知可能問題及改善方式。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種樹總監-程禮怡說明,基金會自2015年迄今,在臺灣海岸種下50萬株樹苗,北從萬里、南至屏東都可以看到他們造林的足跡,她發願打造臺灣綠色長城,這次首次踏足離島,在考察金門各主要造林地後,分享臺灣海岸林營造時以竹子做為防風編柵方法,並強調依風向及遮蔭程度配置適宜樹種必要性,另在森林公園以水寶盆與林務所同仁實際操練,支架架設、捆繩、水寶盆架設程序,並於園區內種下豆梨、桃花心木及烏桕等樹種,期許一同為地球降溫努力。

林務所造林課代理課長李振綱表示,海岸林逆境有很多,包括烈日、鹹風、乾旱、與地區漲九降海水倒灌等,1棵樹要長大其實並不容易;藉由水寶盆,苗木可免於陽光直射、降低土壤水分蒸散速度、同時也減緩強風直襲及堆沙問題,讓樹苗有穩定水源,提供適合生存環境,提高樹苗存活率及成長速度,使成林速度加快;對於林務所而言長期可省下大量後續人力維管成本,而水寶盆以環保紙漿製成,約在1年內可自然分解。

此外,鐘立偉所長在交流會議中提及,由於水寶盆的成本較高,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近年在臺灣媒合政府單位及企業團體,共同參與環境造林工作,經由複合材料科技的應用,顯著提升造林成效與存活率,讓更多人認識環境保護工作,希望透過基金會的協助,讓金門成為基金會第一個合作造林離島,讓離島延續多年造林模式及方法,能在目前氣候異常當下能有突破機會。




中華金鱻傳媒 #金門縣林務所 因應缺水問題 金門林務所從新學造林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