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南臺科大首場通識大師講座 林淇瀁暢談「我的詩與歌」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南臺科技大學為厚植人文素養,以因應新世紀高等教育挑戰與使命,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林淇瀁教授,為107學年度首場系列通識教育大師講座揭開序幕;林淇瀁教授(筆名向陽)文化大學新聞碩士,政治大學新聞博士;曾任自立報系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吳三連獎基金會秘書長;曾獲國家文藝獎、吳濁流新詩獎、美國愛荷華大學榮譽作家、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臺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金曲獎傳藝類最佳作詞人獎;著有詩集《亂》、《向陽詩選》、《向陽台語詩選》、散文集《臉書帖》、學術論文《場域與景觀:臺灣文學傳播現象再探》等50種。

林淇瀁教授以「詩聲歌韻:談我的詩與歌」為講題,首先以「詩歌與民間」的關係,介紹《詩經》的十五國風、《楚辭》、漢朝的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無一不是如此;詩歌開始於民間的歌謠,從民間到文人,從詩到歌,藉此帶領同學們在吟誦歌詠中,為心靈找到出路,為文學創造價值。

接著林淇瀁教授從:簡上仁與《阿爸的飯包》、李泰祥與《菊歎》、蕭泰然與《阿母的頭鬘》、沈文程與《阮有一個夢》、黃韻玲與《大雪》《草根》、唐美雲與《寫互春天的批》、石青如與《土地的歌》、冉天豪與《世界恬靜落來的時》、林少英與《霧社》交響詩,介紹臺灣樂壇如何將他的詩譜唱成膾炙人口的歌曲或戲劇的交響曲。

林淇瀁教授於演講中感性的表示,感謝眾多作曲家詮釋他的詩作、歌者演唱他的詩歌,使創作者體會「樂以詩為本,詩以聲為用」的真義。林淇瀁教授最後也以「詩與歌對話,詩與歌交響,豐富了我們的世界和心靈」與同學們共勉。

整場大師講座,除了大師精闢的引述詩與歌的理論,並列舉作曲家與歌者的演出,談笑風生地與師生們熱情互動;美好的詩韻與歌聲,充滿了林淇瀁教授的演講;受到同學們熱烈的發言與誠摯的回應,顯示南臺科技大學的教師在追求,以通識為核心的新世紀大學教育,充滿著旺盛活力與企圖心。



中華海峽兩岸傳媒 林淇瀁 南台科技大學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