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8年12月2日星期日

文物×藝術×科技 古代藝術與現代科技學術論壇暨虛擬實境應用展開幕

【記者于郁金/許綾芳/綜合報導】由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臺南藝術大學聯合主辦「2018文物・藝術・科技─古代藝術與現代科技學術論壇暨虛擬實境應用展」,11月30日在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2樓舉行開幕典禮,此次學術論壇廣邀跨領域的學者專家20多位齊聚一堂,多面向討論藝術與科技研發成果的運用和影響,場外則有結合古代文物和科技的虛擬實境體驗。

臺南藝術大學副校長黃翠梅首先在「虛擬實境應用展」開幕上表示,秉持「藝術為本,科技為用」,將AR、VR融入藝術,以科技彰顯藝術的價值,成為當代藝術重要的一環。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說明此次展出的虛擬實境應用展,呈現高科技,展現藝術與古物串連的具體成果,共有四個主題「臺灣五千年、鵲華秋色圖、莫高六一窟、懷素自敘帖」,分別用「發現、走入、神遊、揮灑」8個字體現。

虛擬實境應用展製作團隊包括臺南藝術大學、臺灣大學、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館、世新大學、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等。

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教授洪一平表示,透過VR、AR等科技,讓人們更容易親近文物,「神遊莫高六一窟」讓大家不用千里迢迢到敦煌,就可以一覽敦煌石窟;「發現臺灣五千年」為1996至2009年,由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團隊,於南科及其周邊區域所進行的考古挖掘,透過說故事方式,敘述原住民當時在臺灣生活的情景。

「揮灑懷素自敘帖」以360度呈現唐代僧人懷素以狂草寫成「自敘帖」文字之美。「走入鵲華秋色圖」則是讓大家進到元代書畫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情景,感受古人所描繪的恬淡境界;戴上體驗裝置,彷彿身歷其境、遨遊其間。

學術論壇在禮敬大廳2樓五觀堂開幕,由黃翠梅、如常法師主持。黃翠梅表示,臺南藝術大學文博學院涵蓋藝術史學、博物館學、文物保存修復等三個領域,文博學院除致力三大領域的整合,並融入科技,誠如此次論壇「古代藝術與現代科技」,文物雖然是傳統的,但可以運用科技重新呈現,此次即是其整合實踐的成果。

如常法師分享佛館尚在籌備期時,創辦人星雲大師即指示,展覽不要只做靜態,而是要讓所有的東西動起來,當時智慧型手機尚未普遍,他就一直揣摩、思考,如何讓文物、展覽「動起來」,佛館「佛教節慶館」會說話的彌勒佛,及各項互動體驗即是一例;說明博物館之所以需要具備科技,就是為保存弘揚和研究、展示,以做為社會公眾教育之用。

第一場研討會由黃翠梅主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匡悌,發表〈二十一世紀當考古遇上藝術與科技〉,以十三行遺址出土的人面陶罐為例,說明其考古出土脈絡,以及進行保存、維護工作時,考古和藝術、科技的整合。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及研究員杜曉帆「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文物價值決定保護方法和技術」,道出對於文物價值評估和當代社會的保護理念,才是決定保護方法和修復技術的關鍵所在;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所長張謹發表「文化遺產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探討從遺產的保護,到產業的轉型,以及利益的共用,如何從單一被動的保護到綜合的發展策略。

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副處長謝俊科以「人文不只是人文:故宮文物與數位對話的科技視角」,談論故宮近年的數位化發展,說明虛擬不是真實的對立,而是影響力的延伸;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教授洪一平「虛擬實境在古物活化之應用」,則以「發現臺灣五千年」、「神遊莫高六一窟」、「走入鵲華秋色圖」等三個VR互動的內容,探討虛擬實境在古物活化的應用,引申至佛法所探索的何謂「真」與「假」,說明VR可以做到「借假修真」,幫助覺悟什麼是真,和什麼是假的。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