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5年9月6日星期六

劉燈鐘南屯繩繼堂參拜 傳承中華文化×耕讀精神

【記者于郁金/臺中報導】9月6日是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劉燈鐘博士與臺灣劉氏文化研究學會幹部至南屯繩繼堂參拜和交流,受到台中繩繼堂會劉喜豐理事長與幹部耆老熱烈歡迎;繩繼堂是300多年歷史建築,充分反映客家對中華傳統文化與耕讀精神重視,大家都對歷代劉家人墾殖和貢獻大為讚揚。


劉燈鐘表示,清康熙23年(1684)年,張國部將漳洲府南靖縣板寮鄉人劉源沂與兄弟在南屯溪溪潭北側開墾,並逐漸形成水碓聚落,繩繼堂為傳統客家民居回字形圍屋格局,承襲福建南靖客家土樓建築精神,基座以卵石砌成,圍牆為土角構築;屋頂正廳高、後堂次之,橫屋則依三開間朝外逐級下降、尊卑有序,表現傳統民居在宗族倫理脈絡空間次序。


劉喜豐指出,先祖源沂公是渡海開台「開台祖」,子孫在此繁衍、開枝散葉,現仍供奉其神位及其後裔公媽;每逢祭祖日子,特別像今天是中元節等重大節日,許多在外地子孫都會回來拜祖先;繩繼堂的堂號、門額、泥塑棟對、鳳眼窗、轉溝、落鵝等建築語彙,都蘊含豐富客家特色,2016年登錄為臺中市歷史建築。


臺灣劉氏文化研究學會劉詩宗秘書長表示,繩繼堂為客家伙房類型建築,具有高度歷史、藝術價値,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並具有稀少性、不易再現;本活動感謝劉守恭常務監事、劉恆義理事、劉樹旺創會理事長、劉惠君前總幹事及耆老們熱情接待,該會傅心韻顧問、台中市洪氏宗親會洪文傑秘書長、水碓福興宮洪敏烈常務理事及宗親協助,一併致謝。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