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后沙旅居馬來西亞雪蘭莪巴生金僑企業家許明昌,知悉金門后沙鎮南宮將於今(114)年11月16、17、19日辦理奠安慶典活動;特別於114年5月15日從馬來西亞匯款美金1萬元(合折新臺幣30萬555元)給與后沙鎮南宮,捐助鎮南宮奠安慶典活動圓滿成功。
《后沙村史》作者許木進於114年3月21日至25日參加臺灣金門同鄉會總會慶賀團,前往馬來西亞雪蘭莪巴生,慶祝浮羅吉膽金浯江會館74周年慶;同時攜帶《后沙村史》,拜訪后沙旅居馬來西亞巴生、浮羅吉膽島宗親;告知后沙鎮南宮將於114年11月16、17、19日辦理奠安慶典活動,並邀請他們組團返鄉祭祖兼旅遊,參與鎮南宮奠安慶典活動,獲得宗親熱烈回應。
據「后沙村史」記載:「后沙許文郁公(16世)隻身前往南洋落番,由新加坡轉入馬來西亞吉膽島五條港漁村;其子(17世)許天成公,以捕魚為生,後改經營海產,為人慷慨、處事圓融;曾當選該村村長,同時亦積極參與當地僑親服務,出任浮羅吉膽金門會館總務工作;家鄉五房家廟於民國68年(1979)修繕,其亦匯款捐壹萬元,其子孫(18世)許明泉、許明安曾於104(2015)年11月22日參加馬來西亞雪蘭莪金門會館舉辦之南洋僑鄉青年返金尋根文流活動,率家族成員15人來金祭祖旅遊;並參與104年12月27日家廟奠安典禮活動,與祖廟往來密切;明泉、明昌母親係客家女子,具有傳統美德,告誡子孫不可忘祖,囑子女家鄉家廟如有募款,一定要回鄉參與」。
金僑企業家許明昌曾於106年3月19日率同家族成員17人,從吉隆坡飛往廈門轉回家鄉金門;回后沙探親、謁祖兼旅遊,在金門短暫停留3天後,於21日赴廈門轉往福建武夷山觀光,3月25日從廈門搭機返回吉隆坡;許明昌家族成員回到家鄕,受到宗親族人許永水、許木友、許水盤、許榮宏、許英文等熱烈歡迎;並安排至家廟祭拜祖先及赴鎮南宮拜神佛祈福,瞭解家鄕歷史文化及風土人情,追念祖先開闢經營家園歷程。
許明昌的五哥許明泉、堂哥許明安曾於104年11月22日率家族成員15人,參加大馬雪蘭莪金門會館首次返回金門尋根活動;於104年11月26日祭祖,時逢后沙「五房許氏家廟」正籌備奠安慶典活動,其家族亦捐錢贊助,同時為祖父、父親晉主;復於同年12月27日至28日返鄕參與后沙「五房許氏家廟」奠安慶典典活動。
許明昌從小受到父親許天成慈善興學與公益活動影響,事業有成後,不僅對其受教育五條港新民小學,長期捐款助學;對家鄕公共事務,舉凡家廟維修、奠安活動,該家族都會出資贊助;許天成善行事跡記載於后沙「五房許氏家廟」石碑上,此等義舉,囑咐其子孫必需永續承傳,隨時參與家鄕事務,本次許明昌捐款鎮南宮善行,係受父親身教影響。
許明昌在馬來西亞雪州創辦「萬多利食品工業有限公司」,他從五條港村出身,最初從事漂白水生產和塑膠製造,後轉向即食食品領域,逐步將公司發展為馬來西亞即食食品行業知名企業;目前事業版圖已擴展到印尼雅加達、大陸東莞等地;他的創業歷程充滿挑戰,曾面臨機器故障等困難,但秉持「天道酬勤」理念,堅持發展,成就今日事業。
許明昌事業有成,不忘積極推動社會公益活動,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發起多項慈善活動:
(1)「一粒米傳遞萬分愛」行動:與馬來西亞國家消費人行動議會(國消會)合作,以「買一包捐一包」形式,向雪隆地區約30個福利單位捐贈「即食炒飯」;原目標為3萬包,最後突破3萬6千包,總價值逾17萬令吉,惠及孤兒院院童、樂齡中心等弱勢團體人員。
(2)「您的一口飯,他人一温飽」倡議:通過消費者購買即食炒飯,公司同步捐贈同等數量產品;將捐贈即食炒飯產品,直接回饋給貧困家庭,解決渠等一日三餐問題。
另,許明昌也參與五條港「旌陽宫重建動土儀式」(五條港古廟重建項目),新民小學校舍修繕工程(五條港惟一的一所學校),與其他宗親和地方社會領袖共同推動五條港漁村文化遺產保護;當事業擴展至印尼雅加達,並也在當地參與公益捐贈活動。
許明昌表示,他是旅居大馬金僑第三代,祖父來自金門后沙,在吉膽島五條港漁村長大,在馬來西亞巴生創業;從小父母親就教育孩子,為人當飲水思源,不可忘本,金門后沙是我們的根;當自己有能力,金門后沙公共事務有需要,就要勇於回饋,今天祇是盡棉薄之力而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