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12歲陳小弟因先天性半椎體發育異常,導致嚴重脊椎側彎,4年前至成大醫院脊椎外科就診並追蹤觀察;疫情期間未持續就診陳小弟,今年回診時,脊椎側彎角度已明顯惡化,角度超過100度,必須進行手術;脊椎畸形矯正手術難度極高,風險包含大出血及脊椎神經損傷,嚴重者可能導致癱瘓甚至死亡;經過15小時手術,由成大醫院脊椎外科主任林政立醫師、臺北慈濟醫院脊椎畸形矯正專家曾效祖醫師、成大醫院骨科部劉原輔醫師和神經外科李柏萱醫師協力合作,於智能複合式手術室成功完成艱難矯正手術;術後陳小弟恢復狀況良好,能夠正常進行日常生活,家屬也對手術成果相當滿意。
成大醫院脊椎外科主任林政立醫師表示,脊椎側彎好發於青少年時期,校園健康檢查有機會能早期發現,透過背架矯正及定期追蹤,降低開刀必要性;然而,當脊椎側彎角度大於40度時,背架矯正效果有限,肩膀、骨盆或背部會出現不對稱,嚴重者可能影響呼吸及消化功能,需透過手術來矯正。
成大醫院說明,智能複合式手術室,具備手術中即時電腦斷層影像及可移動式X光透視機械手臂,也能搭配脊椎專用導航設備,有效提升手術精準度及安全性;團隊成員能在術前、術中及術後進行精密操作和即時監測,降低手術風險,提升病患康復機會;陳小弟手術中,運用各項先進設備,即時確認脊椎矯正角度和神經功能狀態,更精準掌握手術進程也降低神經損傷風險,順利完成手術。
成大醫院持續引進先進醫療技術與設備,積極與各領域專家合作,致力提供病患高品質醫療服務;脊椎疾病不僅在青少年中常見,也會發生在年長者,嚴重者大幅影響生活品質;民眾如有脊椎或神經相關症狀,應儘早就醫,與專業醫師討論,制定治療策略,確保病情得到最佳控制。(成大醫院提供照片)
分類: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