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於12月6日舉辦35周年院慶活動,邀請高師大校長王政彥、前校長戴嘉南、前副校長王惠亮、副校長李昭蓉、前院長陳靖奇、前院長張玉玲等貴賓與會,共同見證這個歷史性里程碑;院慶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括回顧文學院發展歷程與展示學生創作成果,並由經學所長陳韋銓規劃獨具特色「開運祈福八卦茶席」,邀請師友一同品茗,更有一系列人文藝術表演,充分展現文學院深厚人文底蘊與文化藝術魅力。
回顧1989年8月,高師大為因應國家建設,配合時代需求,成立「人文教育學院」,以統籌校內有關人文教育之教學、研究、服務及推廣教育工作,並於1997年4月改名為「文學院」;35年來,文學院歷經11位院長,始終弦歌不輟,已成為南臺灣培育人文學科人才重鎮;肩負有陶冶全校師生人文素養之重責大任,更對高雄大都會及南部地區,負有推廣服務、發揚人文精神使命。
院慶特色「開運祈福八卦茶席」活動,以8種茶組成八卦陣象徵陰陽和諧,傳遞對學院未來祥和順遂美好祝福;茶席活動中融合多場精采表演,包含書法大師蕭季慧的雙管書法、古典舞、古箏演奏,及太極拳劍表演,展現傳統文化與藝術無限魅力;此外,院慶期間頒發第2屆「有情微書寫」創作徵選比賽獎項,表彰學生創作才華,鼓勵青年投入文學創作,展現對文化傳承持續推動。
高師大校長王政彥表示,在李院長積極領導下,文學院發展更加蓬勃;文學院擁有中文、英文、臺語、客語、原住民語、東南亞語等多元語言資源,未來將推出本土多元語言計畫,成為高師大教學亮點。
分類:教育學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