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綜合報導】23位平均年齡75歲不老騎士4天前從臺中市出發,展開為期10天共1,145公里環島旅程,今天將在98歲郭深森領軍下,勇闖蘇花公路,並持續南行至花蓮縣光復鄉糖廠,預計完成148公里路程,途中還將前往近2年超夯網美景點「漢本海洋驛站」感受一下太平洋之美!
「2022不老騎士為愛千里」車隊10日從臺中市熱血啟程,車隊一路從西濱公路往北,行經北海岸後,昨天晚間抵達蘇澳,在歷經3天共360公里路程後,長輩們彼此間更熟悉、熱絡,雖然偶爾略顯疲倦,但追夢夥伴間相互加油打氣,昨晚更是提早入住飯店,養精蓄銳,要一起完成今天蘇花公路大挑戰。
今年參與不老騎士中,最高齡的是98歲郭深森,這是他第3度參加不老騎士。已經不是第一次走蘇花公路的郭深森表示,對今天路線很有信心,完全不擔心,除了已經不是第1次騎蘇花之外,最重要的是一路上會有細心又貼心交管志工們守護大家,志工們除了幫忙注意來車,守在車隊旁邊,會隨時注意每個人騎乘狀態,若有任何情況,志工們都會馬上協助或處理,此外,今天也會有在地警方幫忙開道,也讓大家很放心、有信心!
事實上,郭深森正持續為「100歲還要騎車環島」夢想而努力;此外,今年最高齡女騎士是79歲鄭鈴美,將在達陣日隔天迎80大壽的她,將這趟旅程作為送給自己生日禮物。
而今年參與騎士中,僅有3位未滿70歲,且人生故事一個比一個還精彩,其中,82歲薛銀生曾經是飛機工程師、78歲林杏鑾更是個熱愛獨自騎機車凸全臺灣超酷阿嬤;73歲余劉錦鎂則少見公車女司機退休;72歲王文平則是在為自己舉辦過「生前告別式」後,決定勇敢追夢。
追夢、送愛,不忘要防疫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董事長王乃弘指出,「不老騎士為愛千里」23位騎士除將挑戰蘇花公路、南迴公路外,更兼負起「獨居弱勢長輩餐食計劃」愛心大使任務,號召社會大眾一起關注長輩餐食健康議題,更要為20萬人次獨居弱勢長輩募集1,200萬元餐食經費,幫助每位有需要長輩每天中午能吃到熱騰騰又健康午餐,為此,所有報名參與的不老騎士們都率先捐款5萬元,更有長輩號召身邊親友一起捐款支持,展現出老人家積極、熱情有愛精神。
王乃弘表示,透過「獨居弱勢長輩餐食計畫」,幫助許多獨居弱勢長輩免於因經濟弱勢、失能或老化、居住偏遠等情況,而無法自行備餐或外出購餐所造成飢餓、營養不良等困境,去年度透過不老騎士們號召與基金會夥伴們努力,共募得近1,100萬元,今年希望持續獲得社會大眾支持,在為不老騎士們加油同時,也能一起捐款支持。
另外,目前國內COVID-19疫情雖有趨緩,但團隊仍不敢大意,除了基本該有的戴口罩、每日量測體溫、勤洗手與消毒外,目前參與不老騎士幾乎都已經完成第3劑疫苗注射,僅有1位長輩考量身體因素,而未打第3劑;工作人員與志工部份,超過9成以上也至少完成第2劑(73%已完成3劑),部份未完成3劑疫苗施打的人員主要是身體因素考量,但他們都將在活動過程中,搭配快篩使用,確保團隊健康與與安全。
後續路程上,若有長輩出現發燒情況,除會立即將長輩送至醫院檢查外,車隊也會在確認長輩情況與COVID-19無關後才會繼續前進;若不幸有參與人員出現確診,活動也會立即取消,並依政府規定,安排人員配合進行後續檢疫與隔離。
而今年不老騎士路線一改以往逆時鐘方向,改為順時鐘前進,過程中,也將前往3個養護機構及3個社區進行餐食交流,不老騎士們將動手製作雞蛋布丁、黃金粿…等健康點心送給社區長輩,也將前往屏東偏鄉參與獨居長輩送餐,將騎士們熱血與愛心,直接傳送给更多老人家。
公益大使盧廣仲 熱血相挺、伴騎!
今年不老騎士也持續邀請到音樂鬼才盧廣仲擔任公益大使,忙碌之餘,仍不忘投身公益的他,更在去年9月協助拍攝不老騎士招募影片,希望透過正面能量,號召更多年輕人一起鼓勵家中長輩勇敢追夢,並關注獨居弱勢長者需求;今年活動起跑日,他也特別現身為不老騎士們加油,同時陪著騎士出發,一路騎乘前往臺中市大甲區照顧機構,並與行動不便長輩們一起交流互動,體驗包春捲樂趣。
除了盧廣仲公益相挺外,「火氣音樂公司」與「滅火器 Fire EX.」樂團也公益授權歌曲《繼續向前行》作為不老騎士達陣影片主題歌曲,讓不老騎士熱血精神透過音樂再次大爆發;此外,今年還吸引到Youtuber關注,包括《阿北出市啦!》與曾經在單支影片創下120多萬人次觀賞的《Loot2魯特》兩個頻道參與,將協助拍攝、紀錄長輩們熱血精神。
此外,相挺長輩們追夢的夢想推手,還包括來自各界活動志工們,包括連續第7次擔任最辛苦與危險交管工作「勁戰騎士俱樂部」成員,來自全國各地年輕志工們紛紛向公司請假,騎著平日細心呵護保養的寶貝愛車,不為飆車,只為陪伴長輩們追夢;而正隆公司、新光保全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也都第3度挹注經費支持活動,摩德安全帽除提供舒適又時尚安全帽給不老騎士們外,也推出不老騎士聯名安全帽,並提撥8%作為捐款,一起為獨居弱勢長輩餐食健康盡一份心力。
100歲歐兜邁環島夢 持續蘊釀中
「我年輕時在鐵工廠上班,一路從臺北騎到高雄,修機器、送貨,很常在騎車!」因為戰亂來到臺灣的郭深森爺爺,從軍中退役後,開了鐵工廠,是老闆也是員工,送貨、收貨款,通通自己來,與機車為伍了大半輩子,騎車這件事,成了爺爺生活中很重要的事。
郭深森說,他一直都有環島想法,但因找不到伴而無法成行,直到看過《不老騎士-歐兜邁環臺日記》電影後,讓他重燃環島夢,終於在2013年成為不老騎士一員,可惜當年路線僅從屏東恆春鎮往北騎至臺中市約300多公里,但也因為該次活動,讓他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老夥伴,2014年也在兒子陪伴下,和另外3位「老同學」一起完成夢寐以求歐兜邁環島之旅;2019年不老騎士轉型為「不老騎士為愛千里」,除結合公益募款計劃外,也改為環島行程,再次吸引當年95歲的他參加。
郭爺爺說,幾年在參加一個公益活動時,他上臺致詞時許下了一個夢想:「100歲時要再度騎機車環島!」現在,他每天最重要任務就是養好身體,為百歲環島行做準備,為了這個夢想,他更認真運動,游泳、練氣功;每餐吃飯都要配上一塊大豬肉,養足體力,每天午睡起床後,會再悠閒的喝上1杯咖啡,然後就一個人騎機車出門去兜風順便練體能,「除非真的下很大的雨,不然我每天都會出去騎車!」身體硬朗,總是笑呵呵的郭爺爺持續為百歲環島努力中!
鄭成功後人 用公益環島作為80歲生日禮物
79歲鄭鈴美是今年最高齡女騎士,也是不老騎士活動以來最高齡女騎士,特別的是,她的生日是3月20日,剛好在今年不老騎士環島達陣隔天將為她自己迎來80歲生日。
鄭鈴美阿嬤說,以前還沒疫情時,每年3月都會送自己一趟國外旅行,作為送給自己生日禮物,這2年無法出國,但現在有機會首度挑戰以騎機車方式環島一圈,而且還能結合公益,幫助老人家,讓她覺得很有意義也很期待。
鄭鈴美其實是鄭成功後人第13代,在先人光環之下,她也有著熱愛助人精神,投入彰化老人養護中心志工服務已經27年,並獲第27屆金駝獎殊榮,前往總統府接受蔡英文總統表揚,讓她直說:「那是我一生最榮耀時刻!」
鄭鈴美說,從50多歲開始在老人單位當志工,一路走來,她在許多長輩身上學習到如何面對老後自己;同時也在傾聽過程中,看見自己能帶給老人家們心靈慰藉,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位患有小兒麻痺、終生未婚長輩將自己身後事托囑給她,看似不是什麼大事,但對她而言,卻是一種無可取代信任與責任,更讓她看見自己這份志願工作價值。
告別後再出發 72歲王文平積極追夢去
72歲王文平,從貿易公司退休後,就投入長輩志工服務,在弘道位在西屯福氣長青快樂學堂陪伴長輩,一當就是5年,現在更是志工站站長,教學堂長輩打槌球,鍛鍊自己身體外,也可以陪伴長輩多一點肢體訓練。
然而,投入志工人生,也為他的生活帶來意想之外新挑戰,他在2019年為自己舉辦了一場盛大「生前告別式」;當時,他參加弘道「生命咖啡館」課程,勇敢面對生死議題,當時,他剛好面臨了母親過世傷痛,透過課程,他深覺應該在還健康時候,學會好好跟家人、親友「道歉、道謝、道愛、道安」,因此透過別開生面「圓滿人生Party」他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也向身邊最重要妻子、妹妹、女兒,以及在天上母親說出感謝與情感。
王文平說,有趣的是,告別式之後,他接到許多久未聯繫親友來電關心,擔心他的身體是否出了狀況,讓他哭笑不得,但他也在告別之後,如獲新生,覺得應該要更積極勇敢的面對自己生命與夢想,其中就包括騎機車環島夢想,因此決定在今年搭上不老騎士環島夢想列車。
78歲酷阿嬤-林杏鑾最愛一個人趴趴走
78歲林杏鑾是個超級有行動力阿嬤,去過70多個國家、爬過50多座百嶽的她,還曾經一個人挑戰歐兜邁「三橫之旅」,一口氣完成北橫、中橫、南橫高山公路旅行。林杏鑾阿嬤說,如果一個星期不騎車出趟遠門,心裡還會發慌;還曾經跟唸大學的孫子一起騎車旅行,結果,年輕力壯孫子卻在飯店喊著腰酸背疼,要她幫忙按摩,讓她又好笑又好氣。
林杏鑾說,她早年在軍人服務社工作,一個人騎著機車探放彰化縣26個鄉鎮的軍人子弟,已經很習慣一個人趴趴走,加上早年讀農業學校,接觸到園藝與插花後, 讓她更嚮往大自然,只要有時間,自己就一個人出發去旅行,光是最近幾個月,她就一個人騎上新中橫塔塔加,只為了去賞櫻!
林杏鑾表示,女兒看她老是一個人往外跑,擔心她的安全,鼓勵她報名參加不老騎士,但她原本沒有興趣,因為,她還是喜歡一個人無拘無速,用自己節奏行動,但進一步了解不老騎士活動內容後,發現是結合公益募款,讓她覺得很有意義,因此,不但婉拒女兒幫她支付5萬元捐款,自掏腰包外,還邀請朋友一起響應,另外又捐了6萬5千元。
73歲余劉錦美 1.5元綁1個肉粽 逐環島夢
「多綁幾顆肉粽,就可以賺到環島捐款,我很期待啊!」73歲余劉錦美笑笑的說著;個頭嬌小,卻總是活力滿滿的她曾經是臺中市公車司機,17年開公車生活,一邊工作、一邊照顧著失智先生,雖然辛苦,卻也堆累出她耐操樂天好個性,就算退休了,只要還有體力,就不放過任何一個打工機會,一有空就會綁肉粽賺錢,一顆1.5元肉粽,雖然綁到手指都變形了,但想到可以賺錢,就算不多,錦鎂姐還是好高興。
隨著年紀漸大,無法長時間照顧先生,將先生送至機構後,她長期的照顧壓力也舒緩許多,多了一些可以安排活動的時間,也到社區上長青課程,在一次偶然機會,看了《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紀錄片後,想著從開大公車到騎小機車,如果還能環島,那有多好?環島夢想種子,落在了心頭上,更將在今年發芽成真。
分類:社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