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國立金門大學為關懷弱勢與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日前該校社會工作學系舉辦「有愛無『礙』」-金門縣康心作業坊之身心障礙者玩出新樣態」活動,邀請金門第一家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康復之友協會附設康心日間作業坊學員參與活動,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朱紅溱專員特地來金門加油打氣,活動順利圓滿成功。
金門大學校長陳建民表示,該校非常注重學生專業能力培養,並力行實踐大學社會責任,關心公共議題與善用專業回饋社會,解決地方社經發展議題;本次活動中,社工系師生利用專業、熱情與勇氣,將課堂學習成果轉化為利他行為,積極協助社區居民與弱勢者,一起讓社會發展更美好,具體實踐該校「落實全人教育,為社會培育理論與實務兼具與關懷地方知識份子」辦學理念。
金大社工系童小珠副教授指導本計畫執行並表示,本次活動在社工系師長指導和鼓勵下,該系大三劉沛宇、鐘雯郁、陳羿蓉、盧姮安、鍾茹欣、李巧馨等學生,向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出「青年志工自組團隊行動計畫」,並獲錄取,學生「從做中學」,透過大三方案設計與評估課程,學習撰寫計畫與辦理活動,每一次討論、修正與改善,都是成長!,
金門康復之友協會王志賢總幹事指出,感謝金大師生為康心作業坊學員規畫一系列好玩、有趣的活動,在社工系學生講解和陪伴鼓勵下,學習製作相框、布丁和珍珠牛奶等手藝,在完成作品後,學員紛紛露出開心、滿意的笑容,直說好棒、好喜歡這次的活動安排。許多金大學生則表示,執行志工行動中充滿感動,看見學員們興奮、快樂的表情,就是自己最大滿足。
金大表示,參與計畫學生將團隊命名為「深信障『愛』」,期望與學員們互相學習與成長,讓社會大眾看到身障者潛能與發展性;執行活動過程中,感謝康心日作坊社工與教保員提供場地及專業建議及行政協助,更感謝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供實際執行計畫機會,讓本次活動充滿正能量。
分類:教育學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