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人生活在天地之間,為天地所養,所以人體會受環境影響,因此中醫學認為生活作息要順應四時變化,隨著大自然的四季轉化輪替而有所調整,是養生的重要概念;而「春夏養陽,三伏治其本,秋冬養陰,三九治其標」就是運用順時養生的概念。在夏季最熱的時節輔以「三伏貼」藥物敷貼治療,溫養體內陽氣提升身體對外在環境的適應力,冬季則以「三九貼」溫經通絡輔助人體抵禦嚴寒,讓身體狀態平穩的度過冬天。
冬天氣候寒冷,三九天是其中最冷時節,從冬至算起的第一個9天稱為「一九」,依此類推,每隔9天為一個階段,依序為「二九」、「三九」;在寒冷的氣候狀態中,陽氣不足的人容易感覺血液循環不良四肢冰冷、容易疲倦,又因為身體對環境的適應力不佳,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關節疼痛、腹瀉也容易發作。
「三九貼」是傳統醫學對於慢性、虛寒性疾病保養方法,屬於中醫外治法穴位敷貼,選用辛散溫熱的藥材調配成外用藥膏,在39天時間,視症狀選擇敷貼穴位,可趨除寒邪並提高身體抗病力,進而減緩上述疾病在冬日發作所帶來困擾。
10歲劉小弟,每日晨起打噴嚏、鼻塞、清鼻水一樣不少,媽媽總是開玩笑說劉小弟早上起來就得先包一盤餃子才能交差;天氣變冷的時候症狀更嚴重;去(108)年於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黃千毓門診嘗試「三九貼」穴位敷貼,並搭配中藥調養體質,症狀已經改善許多。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黃千毓表示:對於症狀纏綿多年的人,夏季「三伏天灸」與冬季「三九天灸」可以接續使用,以期維持療效;若錯過三伏貼的病人也可把握三九天的時間搭配中醫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黃千毓提醒: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毒副作用,易被小兒接受,但必須注意孕婦、1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經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不適合三九天灸治療,發燒和咽喉發炎等症狀必須痊癒後,方可接受治療;治療期間並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三九貼後應注意事項:敷貼當日一定要禁食生冷、油膩以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若皮膚起紅腫、搔癢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之消炎藥膏;今(109)年奇美醫院中醫部冬季三九天灸的日期如下:
「一九」:109年12月30日(三)~110年1月07日(四)
「二九」:110年1月8日(五)~110年1月16日(六)
「三九」:110年1月18日(一)~110年1月25日(一)
院方表示,若無法配合上述3個時段,亦可在冬至過後到國曆2月底期間,每隔7至10天,連續3至4次的敷貼,仍有一定療效。
分類:健康醫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