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9年5月2日星期四

我的病為什麼都查不出來?汪弘道醫師談如何認識慮病症

【記者于郁金/綜合報導】臨床實務上,我們常可以見到長者有過度的就醫行為,1年就上百次,長者總覺得自己的健康困擾沒有解決,但是再去就醫時,醫師可能直接告訴我們,長輩其實沒有真正的身體疾病;但是長輩有訴求,家人往往很難拒絕,重複就醫亦增加藥物交互作用風險,甚至臨床上,我們常會發現因為就醫拿到藥物太多,應該規則服用的慢性病藥物,反而沒有好好服用,造成長者健康情況更不理想。

日前社工師蔡慧亭與高雄榮民總醫院屏東分院身心科主任汪弘道醫師2人,藉由2人專業人員對談型式,讓大家了解長者頻繁就醫現象與處理方式。

蔡慧亭社工師問「臨床上常見長者過度或非必要頻率的就醫行為或是擔心自己生病不論如何解釋都很難接受;常常是我們處理高就診次個案的困擾,請問這是不是就是一種慮病症?」汪弘道醫師表示,Hypochondriasis中文翻譯成慮病症或疑病症,是一種特別的精神症狀或是精神疾病,在最新的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裡,這種精神疾病其實已不再稱慮病症,而改稱身體化症狀疾患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疾病焦慮症illness anxiety disorder(IAD);嚴格定義這是當事人認為自己得到某種疾病,即使詳細醫學檢查與醫療人員說明,當事人還是深信不疑,而且當事人追求健康改善行為,已經造成自己和親友、或是與其相關醫療、健康人員的嚴重困擾,當事人仍難改變自己想法,亦無法接受澄清。

「聽起來很拗口,是不是就是當事人沒有生病,卻認為自己生病了?」汪弘道解釋這麼拗口指出,是因為現在的精神疾病診斷,仍然是精神症狀學組合,並且要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存在;這是慮病症和慮病症狀,單純慮病症其實很少見,臨床上所見多是其他精神疾病的某一種表現;當我們的家人經過1、2個月就醫,該當事人所擔心疾病醫師也已提供必要協助後,當事人仍覺得病得很厲害,並且沒改善,反覆就醫到連該科醫師都覺得不合理;此時家人就應該警覺,這時是需要精神科醫師幫助。

汪弘道醫師表示,因為慮病現象其實不分年齡,雖然不同年齡層盛行率可能不同,但是不同年齡層都可見到;雖然同樣表現出慮病,但不同年齡層背後的疾病因子不同,高年長輩的慮病與年輕人的慮病背後精神疾病因子差很多。

「我們要怎麼知道老人家遭遇慮病症狀的困擾呢?」汪弘道表示,有幾項注意重點:
1、和長輩互動:他們是不是反覆擔心一些身體症狀,但是就醫仍沒有改善,也沒有對應症狀的臨床障礙;例如:長者常抱怨頭暈,但其實走路沒有影響,也未見一般頭暈嚴重,會覺得天旋地轉,必須坐下等等對應症狀;只是一直報院頭暈,看醫師都沒改善。
2、定期幫長輩整理藥物:尤其長輩有很多剩藥、來路不明的藥物、或是看藥袋上說明有太多相同作用,但不是同一處就醫取得藥物。
3、一般來說,健保署來關心高就診次,其實不是找麻煩,而是當事人可能有慮病症狀困擾。

「那長者的慮病成因是甚麼呢?」汪弘道醫師表示,受限於老年疾病研究的限制,若是查詢學術學報,即使到這幾年,長者與慮病現象仍會集中在個案報告型的學報;因為嚴謹的臨床研究必須有足夠數量的參與者、追蹤夠長時間,還要這些參予者身體健康、社經狀況類似等條件;由於透過請長者配合研究有多困難,因為榮民醫院有非常多高齡病人,我們幾位老年醫學科醫師根據多年臨床處理的經驗建議,長者慮病的原因可分:
1、溝通的議題。
2、對高年健康議題的不知所措和不正確的因應方式。
3、遭遇憂鬱或焦慮類精神疾病,未獲正確處理。
4、失智症長者的一種精神行為症狀。
要說明這分類不是互相排斥,可能在不同階段,長者會是某一或數個議題都存在。

「這中間的差異在哪裡呢?又該如何幫助老人家呢?」汪弘道醫師指出,我們提出這分類,其實是考量長者健康(特別是認知功能)程度作分類,越後面的分類,其實伴隨認知能力改變,介入方式就有差異。
1、第1種情形就是心病還需心藥醫,長者可能因為寂寞、期待他人關心,而將就醫當成是一種可靠的慰藉手段;這種情況其實就醫時就會發現長者不會那麼在乎就醫的疾病,但是會喜歡和醫療人員多聊一聊、或是抱怨自己的人際互動不盡如人意(常見當然就是子女、甚至孫子女都不再能承歡膝下);這一類情形,其實現在老人相關的社區服務資源很多,學新事物、交新朋友,都是很好的改善方式。
2、第二種情形是老人家其實認知及心理健康還算良好,但是因為邁入老年生活,個人健康情形難免會有一些改變;加上本身非醫療專業背景,有時候就會過度擔心一些醫藥資訊、或是自己闡釋醫藥資訊(常見血糖藥、高血壓開始服用,更擔心是不是藥物反而影響這些健康的問題、或是過度當心藥物效果不足);這時候的處理,其實直接由原診治醫師說明清楚,並特別確定老人家理解清楚即可以;可以對原診治醫師說明,我們發現老人家擔心的事,原診治醫師通常都很有經驗可以處理,輔助以第一類的介入方式也很好。
3、第3、4種情形則可以在原診治醫師詳細說明、開導後,長者仍過度擔心身體疾病,以及反覆就醫時,家人需要警覺;這兩者有時會有共病或是遮掩現象,如果原診治醫師都說長者的問題不是他們的專科疾病治療問題,這時候需要精神科就醫和專門心理衡鑑工具的評估,才能分辨和確診,進一步需要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另外2種情形都可以有非藥物介入協助,但是介入方式仍有差異,大家可以在就醫和確診後,與醫師討論非藥物介入的處理原則。

汪弘道醫師表示,目前健保署的定義是,1年就醫超過90次為高就診次,一般即使有不同慢性病需要規則回診的病患,1年就醫仍在50次以下;另外這些高就診次已排除,如洗腎需要頻繁返診的病患。

中華海峽兩岸傳媒 我的病為什麼都查不出來?汪弘道醫師談如何認識慮病症 #高雄榮總屏東分院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