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7年1月5日星期四

(影音新聞)佛光山臘八粥素食饗宴 慈悲與智慧平安粥

【記者于郁金/郭騏樂/綜合報導】臘八粥,又稱佛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因應材料不同又有「八寶粥」、「七寶粥」、「五味粥」等名稱,民間傳說來自天竺;中國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而為慶祝佛陀成道日法寶節,佛光山和世界各地別分院1月5日(農曆12月8日)同步煮臘八粥以分送大眾;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關心朝山會館臘八粥狀況,也一同協助裝臘八粥。


唐宋盛行臘八食粥的風俗,宋朝孟元老著《東京夢華錄》記載著:「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另,吳自牧的《夢梁錄》也說到:「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各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名佛粥。」;2017年一開始,高雄佛光山本山雲居樓前,自1月4日起,就已馬不停蹄備料、炒米,雲居樓和朝山會館等處,並於5日凌晨3時許開始烹煮,隨後分裝,包括佛光山的大眾、法師,以及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學生、勝鬘書院皆加入臘八粥分裝行列。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當日也到場關心臘八粥作業,並和大家分享臘八粥的由來,敘述佛陀入雪山苦修,導致身形消瘦,因牧羊女以奶製品熬製的粥供養,體力大增,夜睹明星而悟道;佛陀涅槃後,為紀念佛陀成道,遂以各種食材熬製的臘八粥分送大眾,如今在品嘗臘八粥的同時,應思維效法佛陀的精神,以及星雲大師倡導的三好、四給,感悟佛陀成道的意義。

一進入臘月,就意味著年終歲末的來臨,而臘月初8俗稱「臘八節」,後世的佛教徒為紀念釋迦牟尼的艱苦修行得道和牧羊女的功績,便在每年的臘八用米和果物煮粥供佛,並布施衆生,其中亦代表祈求豐收和吉祥的日子,如同華人的感恩節,標誌著新年的序幕正式拉開。

慧傳法師指出,星雲大師認為「敬仰佛陀不是只在農曆12月8日,而是日日應做到的事」,同時提倡「以粥代茶」,讓到寺院的人皆可以品嘗,一碗粥不但可以止飢解渴,同時體會佛陀的慈悲與智慧,這也是佛光山每日供養大眾的「平安粥」。

今年佛光山準備的臘八粥的做法配料有多種,包括紅蘿蔔、芋頭、青江菜、油條等,非常豐富又營養,可說是色香味俱全。慧傳法師說,無論是採用何種配料,「入口即化」及融入「和諧」才是最重要的,在紀念佛陀成道日的今天,全球道場同步將送超過200萬份的臘八粥,讓在世界各地的大家同霑法喜。

維基百科資料指出,清朝時,民間百姓準備臘八粥祭祀祖先,分贈親友,以示祝福,又效仿佛門施粥送福,特地送給窮苦人家;吃臘八粥更是宮廷盛事,皇帝、皇后賜文武大臣臘八粥,也發放米果給各大寺院。..舊時,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算是大家萬戶的習俗,甚至主人會爲家裡的雞狗餵上幾勺,花卉果樹枝幹上塗上幾口,認為這樣必能六畜興旺、果實豐收,如童謠裡說道:「臘八粥,臘八飯,小雞吃了就下蛋」。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皇宮的臘八粥用上等奶油、羊肉丁、五穀雜糧,乾果紅棗、桂圓、栗子、花生、菱角、核桃仁、葡萄乾、瓜子仁、金糕、青紅絲等材料。民間用雜米、豆、核桃、榛子、松子、棗、栗之類,盛起後,碗中上鋪乾果色糖。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