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7年1月6日星期五

屏東縣政府與林務局攜手串聯屏北原鄉深度遊程

【記者賴以理/屏東報導】由屏東縣政府及林務局培訓的山川琉璃吊橋與24線部落解說接駁人員,201615日在屏東三地門鄉文化館共同舉行授證典禮,攜手推出串聯台24線、屏185線、屏37線、禮納里等原鄉部落合作的遊程,希望整合部落的工藝文化與旅遊資源,形成屏北原鄉深度旅遊的廊道。

會場由受邀演出的安坡碇樂班以歌聲及勇士舞步為授證典禮揭序,屏東縣長潘孟安及屏東林管處處長張偉顗都蒞臨會場,親手將證書頒發給解說員,整個授證活動簡單隆重、歡呼不斷。

屏東縣政府結合林務局、農委會、原民會、水保局、觀傳處等資源,將長期耕耘卻各自努力的部落族人網羅在一起,創造新型態的就業機會,此次縣政府授證的第二期解說人員共有24名,林務局則是首度授證台24線生態旅遊解說人員11名,都是來自瑪家鄉、三地門鄉及霧台鄉三鄉的族人,他們經過長期培力且通過層層考驗取得授證,為部落觀光發展注入新血。
縣長潘孟安表示,感念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主任陳美惠在恆春社頂部落推動生態旅遊,帶動社區產業發展與觀光收益,這次其團隊在屏北三部落的進駐蹲點,與縣府及林務局共同合作串連,接續泰武、來義、春日鄉的中排灣部落,乃至獅子鄉、牡丹鄉、恆春半島,推動生態旅遊、永續性生態產業的區域性整合,讓沿線有如珍貴琉璃珠的原鄉資源光彩閃耀。

屏東縣政府原民處表示,被喻為「最美微笑天際線」的山川琉璃吊橋,自104年底試營運爆紅以來,人氣始終不墜。但遊客卻常因不瞭解周邊環境而錯過深入親近部落的機會;觀光人潮也對當地生活與環境造成衝擊,效益卻無法真正嘉惠在地居民。因此屏東縣政府調整經營模式,培訓在地解說人員,提供吊橋深度文化解說,搭配接駁服務,讓吊橋帶動的觀光效益加乘。
屏東縣政府培訓的第一期解說人員31人已於10571日正式上線服務,半年以來除了提供定點吊橋解說、全程導覽解說,也致力開發串聯周邊地區的遊程。在陳美惠老師及其團隊長期蹲點、陪伴輔導社區的基礎上,縣政府也盤點屏北三鄉的人文生態資源,例如與瑪家鄉公所推出部落巡迴專車,由解說員隨車導覽禮納里瑪家、大社、好茶等部落,並嘗試進一步以農事、工藝等主題規劃一至兩天的深度旅遊,均頗受好評。

除此之外像是三地村走訪工藝步道、文化館等景點,到禮納里瑪家部落體驗手烘在地咖啡、到都拉巴拉斯皮雕工坊欣賞融入傳統圖紋的現代皮雕工藝、親手製作皮雕飾品,聽撒卡勒文物館的彭水光牧師分享魯凱古謠與傳統文化,探訪沿山公路旁銘泉農場綠意生態的蛙鳴鳳梨田。
屏東林管處張偉顗處長表示,自97年起長期陪伴輔導原鄉部落經營生態旅遊,和部落一起經歷莫拉克風災重建的歷程,並於103年成立「台24線部落生態旅遊及資源保育諮詢委員會」,讓部落重新再起蛻變新生。這次是林務局首次為部落解說員認證,台24線生態旅遊部落解說員透過認證培訓過程,讓過去各自發展特色的部落解說員們,互相看見、彼此學習。

本次獲認證的台24線原鄉部落解說服務人員,有的來自三地門鄉德文部落,以地產咖啡聞名;有的來自達來部落,是晚近遷村至台24線的部落,與現部落位址隔溪相望的舊部落,仍保有完整石板屋群與日本時代石板鋪道的街景,彷如時間凝佇的山中石頭城。有的來自霧台鄉大武部落,莫拉克災後選擇留在原鄉重建後,努力復耕原生種小米達二十餘種品類,養殖林間快樂奔跑的大武森雞,發展自給自足的林下經濟。這些部落各具精彩豐富的自然生態與傳統文化魅力,各有說不完的故事,長期投入生態旅遊也獲得到訪遊客好評。

陳美惠指出,生態旅遊地長期耕耘已有一定成績,但部分地區到訪不易,各部落單打獨鬥,而山川琉璃吊橋具備引介大量遊客的潛力,「小眾旅遊的瓶頸與大眾觀光的衝擊」,如何與當地環境達成平衡是重要課題。透過培訓過程,政府與地方居民溝通協調達到互信合作,提升團隊服務能量,並將本來各自努力的部落點線面串聯,形成整體區域永續發展的平台,串起台24線生態旅遊廊道,帶動屏北原鄉以生態及永續發展為主軸的旅遊視角。

部落解說員欣喜地表示:「排灣族、魯凱族,我們要被看見了!未來不需透過別人,我們要自己導覽自己的部落!」 典禮最後由屏東民謠樂團演出的「望春風」、「屏東是我們的家(屏東是咱兜)」畫下美麗的句點,在場與會者無不感動,期待一起守護屏東的美好。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