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

透過生活型態改變慢性病風險 奇美醫攜手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打造健康臺灣/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在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是一塊被忽視領域;雖然多數人都知道健康生活方式是預防及治療疾病最重要基礎,但社會文化傾向等到生病才治療,崇尚吃藥來促進健康;為要推廣健康生活型態,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與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於今(2023)年11月10日(五)上午9時,在奇美醫院第五醫療大樓5樓553會議室舉辦「2023生活型態醫學國際研討會」,期望各領域專業人員,透過彼此專業優勢、交流分享及資源整合,建立且提供精準及個人化健康生活型態模式,共同推動生活型態醫學,共創新局。

透過生活型態改變慢性病風險 奇美醫攜手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打造健康臺灣
花費成本較低的6大生活型態及配合醫囑,有機會逆轉慢性病!
健康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密不可分,如果長期保持不良習慣,最終會影響到我們健康。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預防醫學科主任蔡孟修指出,生活型態醫學強調實證有效營養、身體活動、良好睡眠、壓力管理、正向社會互動,及避免危害性物質使用;這6大支柱是我們保持健康生活基礎,並由受過專業訓練醫師和醫療人員來提供幫助,幫助我們建立符合個人需求健康生活習慣,以達到預防、治療甚至逆轉慢性疾病目標。

蔡孟修表示,大家可能聽過慢性病,它也被稱為非傳染性疾病,包括心臟病、癌症、糖尿病和呼吸道疾病等;這些疾病會影響我們健康,但透過調整我們生活方式,特別是在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和呼吸道疾病治療中,改變生活型態是一個重要且被推薦持續保持第一線治療;我們相信透過倡導健康且個人化「生活型態醫學」,可以改變現況;重新檢視我們飲食、運動和心理健康,醫療人員可提供全方位健康建議和資源,協助我們踏上積極健康生活。

修正生活習慣,養成健康行為!透過非藥物介入措施踏上健康旅途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預防醫學科主任蔡孟修說明,近年來,我們逐漸認識到非藥物介入措施(NPIs)重要性,像是保持手部衛生、正確咳嗽禮節和戴口罩等方法,可以有效預防疾病傳播;面對慢性病,生活型態調整是一個重要且關鍵非藥物介入措施;我們知道改變習慣並不容易,但在科技進步時代,像是使用智慧手錶和連續血糖監測等科技,可幫助我們更有信心地踏上健康生活道路。

蔡孟修進一步表示,我們相信「未來醫學就是生活型態醫學,而生活型態醫學就是價值醫療(Value-based care)」;傳統醫學主要針對疾病治療,但現代人生活型態已經很不同,高壓工作環境、忙碌生活節奏、不良飲食習慣,成為現代疾病原因;所以,結合醫學和生活型態,當醫師從服務收費轉向價值醫療時,將強調消除疾病根本原因重要性,而不僅僅是藥物治療和症狀控制;透過持續行為改變,我們可以幫助大家實現全人健康目標,有效控制醫療花費,並提升病人預後和滿意度。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推動全民醫療照護保護網,打造健康臺灣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預防醫學科主任蔡孟修表示,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致力於推動生活型態醫學研究和教育,積極與相關單位合作,為臺灣提供更多健康生活的活動和知識,讓更多人了解生活型態對健康影響,鼓勵大家採取積極生活方式改變;這次研討會特別邀請來自國外優秀講者及臺灣醫療專業人士和學者擔任主講者和主持人,共同探討健康生活型態醫學這一重要議題;這是一個促進知識分享、尋找合作機會寶貴時刻,也是推動醫療照護和全民健康更上一層樓重要一環;我們希望大家能和我們一起,共同實現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使命;從生活型態著手,共同打造更健康臺灣。






中華鱻傳媒 透過生活型態改變慢性病風險 奇美醫攜手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打造健康臺灣!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