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3年3月9日星期四

心臟衰竭不再單打獨鬥 奇美醫:心臟功能治療團隊3個月再住院率下降達24.3%/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近7旬黃先生,因擴張性心肌病變合併收縮性心臟衰竭,導致反覆住院,且多次面臨急性肺積水,一度緊急插管並使用強心升壓劑治療,2021年8月的住院期間,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功能強化治療團隊介入照護後,病情好轉並順利出院;出院後銜接心臟衰竭急性後期整合照護(Heart Failure Post-Acute Care;HF-PAC),透過跨領域團隊共同照護及後續門診追蹤,落實居家生理監控及居家心肺復健,經照護半年後,病人症狀明顯改善,至今無再住院情形發生,病人也恢復至原本生活功能,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心臟衰竭不再單打獨鬥 奇美醫:心臟功能治療團隊3個月再住院率下降達24.3%
跨領域全人照護模式!預防並減輕痛苦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志遠表示:過去心臟衰竭的治療是醫師與病人一對一的照護模式,對於後續照護追蹤相對較為缺乏,因此常難以提供連續性的照護。自2017年7月起衛生福利部實施心臟衰竭急性後期照護計畫,奇美醫學中心也於同年12月成立「心臟功能強化治療團隊」,透過跨領域團隊的全人照護模式,提供心臟衰竭連續性照護服務;團隊由醫師、個案管理師、專科護理師、藥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社工師等專業人員所組成,主要針對心臟衰竭病人給予全方位且個別化照護及持續追蹤,使個案返家後也能遵循醫療團隊提供照護資訊;2019年更進一步結合緩和醫療團隊,提早偵測病人因疾病所產生的身、心、靈問題,經過詳細的評估和適當處置,達到預防和減輕痛苦之成效;透過跨領域全人照護模式,改善心臟衰竭病人生活品質更是本團隊照護服務一大特色。

奇美心臟功能強化治療團隊介入後,3個月再住院率下降高達24.3%
根據衛生福利部2021年統計,心臟疾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隨著年齡老化,心臟衰竭的發生率逐年增加,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若無適當治療,易導致疾病預後差,3個月內再住院率高達30%,5年死亡率就有50%,等於半數的心臟衰竭病人壽命不到5年,其症狀不容小覷;心臟衰竭主要症狀有呼吸喘、呼吸困難、疲倦、尿量減少、體重增加、下肢水腫等。

根據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統計2017年12月成立心臟功能強化治療團隊後,迄今共收治427位心臟衰竭人,大幅縮短心臟衰竭病人住院天數及3個月內再住院率逐年下降,3個月內再住院率由33.3%(2017年)降至9%(2022年),下降高達24.3%;而平均住院天數也從10.6天(2017年)下降至6.2天(2022年),不僅心臟衰竭功能強化治療團隊介成效顯著,更大幅提升心臟衰竭病人生活品質。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衰竭品質5年有成,榮獲國內外肯定!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廖家德說明:心臟功能強化治療團隊在林宏榮院長、陳志成教學副院長及心臟血管內科施志遠主任全力支持之下,積極致力於病人醫療照護品質的提升,改善成效備受肯定獲獎無數,2019年榮獲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標章」及醫策會臨床指標稽核「最佳團隊貢獻獎」,2021年通過醫療品質策進會「心臟衰竭疾病認證」,2022年國家醫療品質獎主題類主題改善「銅獎」、臺灣持續改善競賽榮獲團結組「銀塔3星獎」及臺灣醫療品質協會品質改善成果發表競賽初階組「銀獎」,更進一步參與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心臟衰竭品質照護登錄計劃(AHA Heart Failure A,S,I,A. Program),登錄計劃內容包含心臟衰竭病人的住院檢查完整性、標準用藥使用率以及回診追蹤比例;團隊透過參與該項計畫來促進心臟衰竭照護品質提升並與國際接軌,同年12月更獲得AHA肯定,獲頒心臟衰竭照護品質「銅獎」(Bronze Award)國際性殊榮。

疫情下心臟衰竭照護不停歇!推動三大策略,達到高成效醫療照護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廖家德表示:2020年起全球面臨COVID-19(新冠肺炎)影響,醫療院所面臨醫護負荷超載,而在疫情下病人及家屬也對進醫院感到害怕,導致回診意願減低,復健計畫延宕,進而影響心臟衰竭照護成效;因此,團隊大幅度打破醫療照護現況,積極推動「智慧遠距醫療、強化心臟衰竭疾病認知、心臟衰竭醫療輔助系統」三大策略,大幅降低病人因為疫情就醫限制,藉由相關醫療輔助系統,提供個別差異化治療,讓病人以及家屬了解疫情下心臟衰竭照護如何應對;奇美醫學中心的心臟衰竭團隊秉持「用心、強心、安心」理念,打造COVID-19疫情下心臟衰竭照護新模式,達到高成效的醫療照護品質。(于郁金攝)






















中華鱻傳媒 心臟衰竭不再單打獨鬥 奇美醫:心臟功能治療團隊3個月再住院率下降達24.3%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