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臺南市議員李鎮國今天在總質詢驚爆,關心永康種電案,因廠商違反送電契約,在經發局要求改善並給予展延期後,卻未改善,他跟經發局要相關資料以便監督此案,沒想到資料等不到,卻等到4名種電廠商代表到議會找他,監督市政監督到議員安全備受威脅,是誰洩的秘?議員安全出了問題誰負責?
李鎮國指出,去年10月經發局接獲檢舉,永康王行種電廠商發電功率和標示嫌違反送電契約,經發局要求改善並給予展延,沒想到廠商仍是未處理,因此他跟經發局索取相關資料,沒想到等不到回覆,卻來了一通自稱自來水公司退休人員要到議會拜訪他,自來水公司當然沒問題,沒想到等到的4名這家種電廠商代表直接到議會找他,廠商怎會知道他索取資料,是誰洩的秘,這個區塊水真的好深,萬一搞個不對頭,對方帶刀帶槍該怎麼辦?監督市政,卻讓他備感威脅,議員安全誰來顧。
李鎮國也關心交通問題並表示,永康20多年來30米永大陸橋無法讓機車穿越或跨越鐵路,其中又有80%永康人不知道的,竟然存有20多年來都無法使用地下穿越道,機車潮全流進兩側有點距離8米四維街平交道,和10米烏水橋平交道,怎會放任永大路橋和地下穿越道20年無法發揮功能,而靠2個小小平交道。
李鎮國說,要紓解永康每日上下班大量機車潮並不困難,只要要求相關單位委請專業顧問團隊分別對橋上與橋下,做出可行性使用評估,尤其永大陸橋上混和車道概念,一直是政府該做卻不敢為之鴕鳥心態,只要配套措施健全,比如機車比照重機走「路中」,無須再搪塞無法增設機車道等慣用理由,再加上全程錄影、禁止超車、違規開罰等標語,就能讓大量機車族群有更充裕時間出門,甚至減少在鐵軌間擠塞與事故,這才是市府在交通上改善應有作為。
騎樓占用問題不是小事,李鎮國說,4月25日因民族路騎樓寸步難行,外傭推阿嬤輪椅只能跟機汽車爭道,結果兩人慘遭機車騎士撞飛,肇事原因初步判斷是「行人未走於人行道、另機車騎士未注意車前狀況」,卻未檢討騎樓、人行道等遭占用、高低落差等原始因素,導致路人無路可走窘境表示遺憾與憤怒,
李鎮國認為,政府解決方式只愛管制、開罰而非改善問題,較少以花錢方式改變設施、改善環境、改正設計,包括騎樓、人行道、不規則路口等,只能統稱「便宜行事」;交通事故歸警察局管,騎樓、實體人行道歸工務局管,道路標線歸交通局管,大家各行其是,甚至可以互推,如果時間序再更往前推從最早都發局城市規劃到地政局,因為抵費地、因為開發成本,道路都保留太小,到工務局管制不管是騎樓、人行道管理、整平、佔用、違章等也沒接續好,再到交通局也只能因地制宜、因地規劃,規劃出差強人意的交通設施與標線,最後全落在各派出所疲於檢舉、疲於奔命、警力不足,承擔最後壓力,這才是臺南交通紊亂問題所在。
騎樓在法律上明確是屬於人行道的一種,不得以私物佔用,但產權又是私有的,造成現今反反覆覆無法有效解決,一些大環境的問題是不可逆的,包括交通改善作為,前面的錯誤與放縱造就現在局面,即使你再努力也已是改善有限,與其不如順勢而為、藉勢而為;臺南騎樓、人行道比較特殊,它不只是通道,它還帶了點生活,是有使用上的需求,在法律界線內,是不是能研究一套共生共存的方式,制定一套適合臺南自己特性,制訂「騎樓管理使用自治辦法」「人行道管理使用自治辦法」等來解套目前屢遭檢舉困境,讓民眾住戶也能喘口氣,也讓最後一線警察單位有一個遵循依據,不外乎是一種最好解決方式。
李鎮國表示,永康兵仔市場長期存在著髒亂、住戶噪音、登革熱、衛生、交通混亂等問題,希望市場管理處也能投注力量協助社區、市場委員會、攤販、住戶代表一起集思廣益,透過社區營造公民參與方式,改善整區的生活環境,讓市場的存在不是環境髒亂的原罪。
關於市議員李鎮國關心永大陸橋開放機車通行及永大陸橋地下人行道重新設計評估情形。工務局回應,永大陸橋人行地下道於民國90年開通後,92年臺南縣政府曾研議是否開放永大陸橋供機車通行,當年考量大貨車與機慢車併行,於彎道處恐有擦撞之虞,建議禁行機慢車、或大貨車行駛,惟考量大貨車替代路線多,且穿越埔園里內較窄之道路,恐將造成交通安全與噪音困擾,故採禁行機慢車之方案。
工務局表示,於111年5月24日辦理邀集相關單位現地勘查,有關開放機車通行永大陸橋一事,後續將由交通局繼續評估;有關永大陸橋人行地下道現況,為5線人行地下道是否改為機車道,由於坡度較陡,彎度是否適合,且涉及結構與經費,工務局將再做評估。
分類:政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