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中報導】有愛最美、行善最樂!六月快樂再出航囉!6月23日(四)下午14時快樂志工隊快樂將愛心物資送到臺中市清水區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受到該中心主任孫德利伉儷熱情歡迎;儘管當日艷陽高照,揮汗如雨搬運物資,參與志工都秉持著慈愛歡喜精神,發揮愛心,面帶微笑,行善助人!藉由此次捐贈活動,更讓受贈單位感受到「人間有愛、處處有溫情」社會,使本次活動更顯得有意義;活動尾聲相見歡大合照,為當日畫上溫馨圓滿句點。
「愛心無法比較,也不能分高低」,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有愛最美、行善最樂!6月23日(四)下午13時20分在水湳辦公室會合,13時30分準時出發,將愛心物資送至清水「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參與志工包括李淑睿、陳清鍊、劉秀嬌伉儷、廖月英、鄭允全、王秀端等,其中陳清鍊、李淑睿負責援戴物資。
快樂志工行善隊表示,在接獲「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協助訊息後,立即前往了解需求物質,請志工陳清鍊快樂家人協助採購,捐贈愛心物資包括:廚房紙巾、衛生紙、擦手紙、食用油、麵條、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香油、番茄醬、素沙茶、素豆瓣醬、乾香菇、洗碗精、蔭瓜罐頭、麵筋罐頭、鮪魚罐頭、糖二沙、酒精75%、好神拖等。
志工李淑睿說明,接獲清水同心圓來電請求援助疫情嚴峻,目前6月底部份物質已缺部份,請求我們快樂志工行善支援;23日送達愛心物資是同心圓下半年度需要物資,主要都是針對午餐烹食材料,以及訓練學員進行環境清消的物資,謝謝志工陳清鍊家人協助找批商、謝謝林理事長協助向廣亮購買衛生紙、感謝埔里地母廟透過志工陳清鍊快樂行善家人捐贈240公斤米(8包×30公斤米),請快樂志工行善團隊轉贈有需求急需的單位與偏鄉邊緣戶與低收戶,再由快樂志工行善隊載回辦公室,分裝小包以利搬運。
李淑睿表示,謝謝志工廖月英、黃鎂婕提前至水湳辦公室來協助整理23日要送達愛心物資;感謝快樂家人23日中午將物資送至同心圓,值此疫情嚴峻,檔不了我們送愛至同心圓,為了防疫需保護志工,我們盡以快閃方式送達,謝謝當天代表行善團送達的志工。
陳清鍊、劉秀嬌伉儷說,行善沒有距離,不分世界,博愛是必須的,人能夠平安出生,健康長大 ,就該惜福!大家愛心就像小石頭,同心同力,堆積成大石頭,為愛心前進,共同揚善!我們有多少能力(善款),作多少事,以平常心參與活動,我們有信心,快樂志工行善隊很棒!這是好朋友一起盡一份心意,一起向行善路邁進!感謝讓我們有參與機會,更感謝家人的鼓勵,最重要,最重要有淑睿姐的帶領,感恩,感謝!也感謝張碧如小姐引薦(埔里地母廟)捐贈360公斤米。
參與志工鄭允全表示,心存善念,行善最樂,豐富心靈,充滿喜悦;快樂志工行善隊一行6人,特於23日下午14時到達清水同心圓身障復健中心,致送食品物資及日常用品等,受到負責人孫主任伉儷及其團隊等熱忱歡迎,並表謝意致贈感謝狀,孫主任為了精進該中心之末來發展,加强照顧身障者之措施,特別以茶敘座談,探討如何改善該中心之經營方式,如何開源節流,研發飲食、麵包、食品等,以增進改善伙食、生活設施及美化環境,期盼同心圓復健中心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孫主任用心良苦,大家感同身受,祈祝同心圓復健中心一切平安順遂。
廖月英志工分享說,0623日下午14時快樂志工一行6人,不畏疫情嚴峻,前往清水同心圓復健中心送他們急需生活及日用物資,中心院童神采奕奕幫忙搬進物資,院童們笑容燦爛,個個很有禮貌,讓我們也感染了他們喜悅,特別的是,孫主任伉儷及中心老師付出相當愛心、耐心,教導院童如何分辨是非,培養孩子們正面思考能力,很明顯看出他們的進步;值此疫情也阻擋不了我們快樂志工夥伴熱情,哪個單位有需求,淑睿總召皆邀夥伴分工合作,風雨無阻,大家各盡其責,圓滿達成任務,這是我們團隊可愛之處。
王秀端志工說,雖然是炎熱天氣,大家搬運中汗流浹背,但創辦人孫主任的大愛,是滿滿感動及溫暖,謝謝我們快樂志工行善隊給我機會參與。
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主任孫德利表示,感謝快樂志工隊大哥大姐們之支持和鼓勵,提供了身障朋友的社區參與和獨立生活訓練物資,讓大家都可以成為知福惜福的人!
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表示,謝謝快樂志工行善隊的志工們,每日一點一滴的累聚,捲動各種善的因緣;他們很謙虛地認為自己只是一顆小石頭,拋磚引玉能夠喚起更多善的因緣,志工大哥大姐們,不僅僅只是捐贈物資,也希望了解同心圓的日常生活點點滴滴,透過這些物資的提供,讓同伴們可以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操練,我們在相互交流中,更有機會看見精神障礙者在社區有諸多的可能,化解無知與偏見最好的行動,就是走進彼此的生活中,欣賞每一個人在生命中有著不同的姿態,也相互學習著。
據了解,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主任孫德利目前是靜宜大學社工系兼任講師、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就養篇講師、臺灣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學會理事、臺灣精神康復者社區服務行動聯盟副理事長,每年都會配合地區社會局、衛生單位到社區進行宣導活動,同心圓也會開放讓社區民眾和大學學生進行體驗融合活動。
成立於民國98年6月23日立案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孫德利主任表示,謝謝李致萱姊姊和快樂志工隊夥伴們,感謝志工團隊帶著餐飲訓練所需要滿滿的物資材料捐贈給中心,每次淑睿姊總是會邀請朋友們,可以有更多機會認識精神疾病,同心圓是如何在提供復原,以及獨立生活訓練;我們的同伴很自在地坐在一旁聆聽,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指出,本家提供一處在地日間型社區復健服務,著重在復健服務的可近性、可及性、連續性、一致性、整合性,協助慢性精神病患在家庭與社區適應中,能夠逐漸取得所需的資源與能力;例如會員與工作者一同整理田園種植區、會員相互協力曬稻、每日至鄰近菜市場進行採買工作等;在這裡使用「激發」而不是用「教導」,著重的是在於塑造出具有復元環境,透過環境營造創造出社會化情境,把每位精神障礙者引導進入其中,專注在發展自身的主體意識與覺知,透過彼此關係連結、衝撞,以發展出對應能力,這並非經上對下的教導而來,而是透過每一位主體探索、相互學習、相互支撐而來;著重發展的是能力(功能),即使認知、溝通、情緒受到障礙限制,但能夠超越障礙帶來限制,恢復與感受自身存在價值與意義,有能力也維持在屬於自己領域中過著有意義生活。
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強調,我們相信回到人的核心價值上,專注於當下的生活,是跨越彼此差別、局現最好的方式,生命終須回到自己的源頭,扎下自己的根,長出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我們是一個在地的精神障礙者團體,我們串連在一起是因為我們相信彼此的協力,能夠擺脫或降低傳統文化與疾病損傷對我們的枷鎖,我們共做(一同工作)、共食(一同吃飯)、共住(一同住在這個純樸的鄉間),因為許多的共同,讓我們的生命歷程能夠相互交集,也開始一點一滴實現我們紮根在這片土壤的行動,歡迎同心圓工坊商品線上訂購單「
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故事:
我們一個在地的精神障礙者團體,我們串連在一起是因為我們相信彼此的協力,能夠擺脫或降低傳統文化與疾病損傷對我們的枷鎖,我們共做(一同工作)、共食(一同吃飯)、共住(一同住在這個純樸的鄉間),因為許多的共同,讓我們的生命歷程能夠相互交集,也開始一點一滴實現我們紮根在這片土壤。
清水「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簡介:
1、成立於民國98年6月23日立案,創辦人孫德利主任出社會即在醫療機構服務,長期下來看到很多精神病患者,受到家庭、社區、社會不對等歧視與照顧,以致變成社區不定時炸彈;因此39幾歲的他,便與妻子攜手創辦這個「專門接納精神病患者」為主旨的社區型復健中心。
2、如今已邁入13年,實屬不易!也獲取當地很多人認同;因此,能讓復健中心持續照顧這些患者;其中有人長期供應大米給中心使用,還有人借農地給中心開創開心農場,給這些患者耕作、種菜,為了讓這些患者能跟社會平等接觸、有尊嚴自主生活。
3、特別的是,中心排班讓這些患者自己去市場買當日不足副食品回來,依班表排列,每日1組人負責洗菜、煮飯、做菜,在一起分享大家所努力的美食,讓他們能跟正常人一樣活得快樂又尊嚴,活樂自己人生。
4、同心圓是一群關心精神障礙者復元議題的人們所成立,提供一個場地、一些設備、一些技能;藉由任務參與,成員彼此學習相互溝通協調,學習相互依賴與扶持,以成就彼此的圓滿。
分類:社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