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佛光山南台別院2022年安樂富有系列講座圓滿場,6月5日以「簡介麻醉和止痛」為主題,邀請奇美醫院董事會董事暨經營決策委員會講座教授王志中,以40年專業醫師經驗,談麻醉手術中風險的預防及處理;同時介紹大腦內控制身心穩態的幸福調控中樞系統,分享如何透過心念運用佛法掌握幸福;現場213位信眾聆聽,受益良多。
台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引言表示,在醫學實務上,一場有效成功醫學手術,手術前、中、後各方面,都極需要專業的麻醉醫師來配合完成;王志中教授不僅專精麻醉醫學領域,更是虔誠佛教徒,奉行人間佛教:今日教授除了分享自身多年經驗談麻醉重要性,及麻醉與止痛關係,同時更將結合佛法談幸福,嘉惠臺南鄉民。
王志中醫師首先為大眾介紹麻醉種類,及說明對於患者進行麻醉風險其應有之評估,包括麻醉前訪視需先評估病況,透過醫學中心的AI系統歸納病患資料,電腦運算後給予最佳醫療方式;並且辨識風險再擬定計畫決定麻醉方式,是否需動脈導管、中央靜脈導管、精密之監測(麻醉深度監測肌張力監測、腦血氧監測),或藥物(例如新式肌鬆劑解藥)等;由醫師為病患詳細解釋風險,溝通說明;至於麻醉的進行方式則包括全身麻醉與區域麻醉二大項,同時介紹罌粟花的嗎啡功用及副作用,再針對手術後患者疼痛給予控制方式。
王志中醫師強調,人體結構中大腦確實存有幸福調控中樞,是控制身心穩態獲得幸福的調控系統;屬於高階諸多腦區,執行的腦區有腹側被蓋區、依核/伏隔閡;並且向其他腦區傳遞訊息及專門調控人的動機、情緒、行為動作、疼痛及學習。
王醫師建議,大眾應該時時保持正向身心愉快,面對事情懂得學習放下、取捨與轉念,否則就會造成慢性疼痛、類鴉片使用疾患、精神疾患、精神上壓力與痛苦等相關疾患。
王教授說明,幸福調控系統各部位,大腦內的「眼額葉皮質」是大腦總指揮官,可以決定人的心念,綜整來自身體各種感知訊息,並在有意識或無意識(自動調節)狀態下做出決斷;「下視丘」、及「海馬迴」負責記憶儲存過往經驗,「杏仁核」則是掌管情緒及動機;「韁核」用以負責調解晝夜節律、疼痛、壓力、睡眠、學習等;還包括「腹側被蓋區」、「依核/伏隔閡」專門收集愉悅、幸福或壓力等調控,同時傳遞動機與學習之訊息。
今日講座王志中教授不僅為大眾清楚介紹麻醉醫療專業知識及大腦幸福中樞系統,更運用心念將人間佛教理念與日常生活連貫,鼓勵大眾面對人生目標夢想,要堅持心念去做,放大心量,讓境隨人間佛教「三好」心念轉,就能超越苦及困難;日日常常保持身體好、心情好就是人生最好財富。
分類:宗教文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